昆班传承汇演(5-5)写状

标签:
贩马记写状杨崑施夏明张军沈丰英华文漪蔡正仁昆曲元味文化 |
分类: 戏说 |
自上回得逢蔡史版的贩马记后,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写状》一折,自然也成了大爱。回头更见到了伊版共享,王家熙整理的俞振飞先生关于《写状》的表演格调一文,内容详尽,比照演出,遂恍然大悟佳作天成的细节元素。不知道这次的学员们是否见过此文呢。
------------------------------
上半折,赵宠:施夏明
第一次在舞台下比较全的看到小明的演出,还是比较的期待。
才一个亮相,就听见边上有观众嚷嚷:好看好看。。。也是,这酒窝。。。
李桂枝:杨崑
赵宠这个人物演好了很好看,却又是不好演。不仅仅是要演出效果,关键这种效果是合情合理,并且出自两人真实的内心世界。这便是艺术作品与小品的区别。
觉着两人又点拘谨,或更大的力气花在了动作的学习上。也难怪,学习班才几天,比照俞老前辈当年,打磨此戏拜了多少师傅,经历了多久了推敲和舞台实践。所以重要的是,那种学习精进的氛围、机会和习惯,可不可以,能不能够,保持下来,延续下去,这比开办年度的大师班还重要。
赵宠这个角色,好像与一般的小生还不大一样,虽然一样重情,却是以喜剧的形式出演,或许在演绎时也会有点不习惯。在内敛含蓄与夸张表达之间的拿捏很令人为难。
----------------------------------
下半折,沈丰英和张军的“梅花配”。
在学戏时间和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只能靠平时的能力支撑。至少,两人在舞台经验上多少弥补了前半折年轻演员的一点不足。尽管与乃师距离尚大,但至少已经达到了部分舞台效果了。
当晚,尽管都是学习汇演,浏览为主,但是还是有几段留下了特别的印记,其中便有两段对手戏,分别是《楼会》和《写状》,都是两人围坐桌案边的闺房怡情。
贴这些照片的时候,还想起了史美女的桂枝,真的很难忘她当时的一笑一颦,那种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和欢谐神情,尤其是两人逗趣时的那种忍俊不禁,实实令人着迷。
-------------------------------
当晚大轴是华文漪老师和蔡伯伯表演。难得,难得,难得。。。
现在看照片,细细端详,尽管大体节奏相当,但师生之间差别还是蛮大的。就象某次看蔡伯伯和杨春霞演白蛇,就是生生比年轻人更具神韵呢。
周日梁阿姨讲座,极痛快,坦言当年华老师去美国不回来,总算给了自己可以演牡丹亭的机会。言及闺门旦演员选才的苛刻,人才的难得。
还好,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华老师回来辅导学生的消息。
--------------------------------
最后来一张集体照结束后的照片,大家动起来~~~
(结束)
----------------------
一年前的蔡史版贩马记:超H《贩马记》(上、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8904f0100ajve.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8904f0100ajvo.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为什么《贩马记》好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8904f0100ak4c.html
-----------------
得空慢慢剪梁阿姨的讲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