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需要的不是养狼而是养性
(2009-05-08 01:18:36)
标签:
乒乓球体育 |
分类: 体育 |
国乒再度把世锦赛变成全运会。没听见世界怎么样,倒是自己又开始自怨自艾。难道只有把中国搞跨才算是乒乓振兴?这也正是沙拉拉走向自己初衷反面的根源。他只知道改变规则,却完全忽视了中国之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已经强大的运动员数量,而在于其背后的举国体制。结果正如刘少帅而言,每改一次,反而等于变相帮助国乒干掉了一批国外名将。
然而看不清局面不止沙拉拉,还有国乒自己。蔡先生现在登高望远,在其弟子还在前线热火朝天的时候便早早感受到了远方的寒意。于是便有了“养狼”的口号。这个看起来的确是一个颇具高瞻远瞩之策。只是不知道更有一面问题正在渐渐扩大,或是国乒挽救这个项目的更好选择:
媒体报道说,国乒名将们在新闻发布会上以失礼为习惯,经常是“开内部会议”:交头接耳、把玩手机、对记者提问没反应等。而且在国际赛场上毫无独立性,比赛时间需要教练通知,尿检需要医生陪同。报道更谈及沙拉拉曾致函批评中国球员“职业素质与球队的成绩并不相称”。
这些报道如果属实,那么不妨可以联想到以前曾经出现的那些诸如“清华学生向熊泼硫酸”、“复旦学子虐猫事件”等所谓“高分低能”的事例。而“高分低能”其实说明的是人格的不健全。那些个别的学子表现出来的是某种教育制度的弊端,那么不妨延展到国乒角度,在刘少帅聪明、尽职的努力下,在国乒越来越沉重的荣誉压力下,会不会国乒的运动训练也有了片面追求竞技成绩而忽略了健全人格培养的问题?
国乒缺少明星,也是同理。不想与国羽比,但是请仔细想想,是养“狼”还是培养明星对一个项目的兴旺更重要?是培养人格健全的运动员还是培养竞赛机器对项目更有利?是单一追求成绩还是追求社会综合效益(连美帝国主义的NBA球员也是以慈善为习惯)更能提升项目的影响力?
所以,国乒需要的不是养狼而是养性。而且操作起来更简单,因为钥匙就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