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消失记王家沙元味杂谈 |
分类: 草野 |
补文。
王家沙一直以来是心中为数不多的这个城市的温暖之一。当然绝非是因为一家小吃店的缘故,而是似乎承载了上海的味道。从味觉到记忆。在这个忙忙碌碌到面目全非的城市的现在尤为珍贵。
这份心中的珍藏直到2007年的某一天彻底粉碎。
举起那把无情的榔头的是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叫你们的老板过来!正在等餐的我抬眼望去,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已经气得脑袋上青筋直冒,他指着闻声而来的服务员喝道:你们看看这还是两面黄伐?!服务员惊住了,他们想不到一份普通的点心何以引发这个老先生的雷霆震怒。老先生不依不饶:不要以为我不晓得怎么回事,我从香港过来一下飞机就直奔这儿,却上来这样的两面黄!全是冷的!告诉你们,我要告诉你们的***(这时我的脑子飞转,对的,应该是王家沙的老板,而且王家沙在香港是有分店的)!服务员好说歹说要给换一盘,最后老先生还是把这道点心给退了,并且带着怒气早早离场。
这一番对话似乎一下子惊醒梦中人。是的,我似乎突然才想起,每一次走进王家沙的楼上(楼上是点菜场所,点心也有,底楼是纯粹的点心,与常规的点心店一样),跟别的饭店不一样,这里绝没有服务员上来引位,更没有人来主动招呼。点菜需要自己找好位子后呼唤服务员,你不出声,照样没有人来理你。点完后照例是先付账。付完帐服务员照例重归消失,你想找一个诸如加水、纸巾之类的服务都需要自己去找人。
我还想起来,好几次在下晚班后兴冲冲地来准备买一点底楼的点心回家,却连去三次都扑空。第一次是九点去的,说是九点正好下班。第二次是八点五十去的,却提前打烊了。第三次更早些,却发现自己要买的那个柜台的服务员已经离岗,其他的柜台人爱莫能助。
我还想起来,因为需要买净素食品,所以在买某一种点心的时候格外小心,在得到销售师傅完全肯定的回应后才放心买了一些。觉得好,再去的时候,顺口又问了一遍新的销售,没想到得到的是完全相反的回应,当时一时难以确信,又多重复地询问,结果她象看怪物一样高声地重复她的回应,语气里充满疑惑和不屑,以致边上的顾客全都把象看怪物一样的目光朝我聚拢过来。
是的,要不是那一声怒喝,我总是把这些不愉快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生怕破坏了心中难得的美好珍藏。但那天我总归还是有点不甘心,老先生走后,我继续点了一份他所怒斥的两面黄。因为我妈妈以前也一直有“两面黄情节”,经常在我耳边的唠叨以致很小我就知道了这个并不常见的点心。两面黄上来后,我小心地偿了偿,虽然没有老先生遭遇的那般冷,却也是稀松平淡,面条是松垮的,浇头是温吞的,完全没有印象中作为著名的传统面点的两面黄的神采。这时耳边传来服务员的私语:那个**前面把两面黄放在一边忘记了。。。道出了那老先生发火的原因所在,却彻底浇灭了我心中的侥幸。
就那一顿记忆深刻的两面黄之后,王家沙,这个承载了我心中满满的这座城市味道的载体彻底消失了。当然,他还继续存在着,只是于我回归了那普通饮食店的身份。
或许王家沙根本就承受不起那些期盼与珍藏,或许上海这座华丽的城市也根本不屑给人们一些记忆和文化的留存。我眼巴巴地羡慕着茶餐厅之于香港的物质与精神的纽带,上海的夜幕里,或许只有冰冷的马路和黑黢黢的小区门洞才是都市人的归宿。这或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