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独角戏【索拉拉】
标签:
索拉拉西班牙戏剧文化pezenraya剧团08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 |
分类: 戏说 |
“房东”是“坐在”轮椅上的人偶。由演员自己操纵同时演两个角色。与《低处生活》不同。
演员直接从“孤单玛丽”身上跳出来高声歌唱呼唤她的“英雄”
20081124·话剧中心D6·★★★★★
1.
西班牙独角戏、中文对白、2005年马德里国际喜剧戏剧节最佳戏剧奖、65分钟。这便是看戏之前关于此剧的仅有的全部信息。
于是演出在我略带探险的念头下,顶着喧闹的舞曲开演。开场便是穿着黄色浴衣的演员在光束限定的空间里卖力地舞动,接近歇斯底里。然而停下来后便开始与观众聊天,一开始便气喘吁吁地指责导演,要这么演完全是导演的主意。随后像是周立波的单口秀,完全进入了演员的自言自语的状态,当然也是不断和观众当面交流的过程,有的甚至直接向观众挑衅,比如说——指着观众——你们对我不满意可以轰我下台,然后听到观众的起哄后又辩解说,需要的不是这种个人的起哄而是专业的,等等,还把自己描绘成什么都会演的超能演员。就在大家有点不耐烦的时候,演员向大家道别:我要进去了。原来正戏是在光束后面。那里早早地摆开了桌椅,就等着演员开始。
2.
但如果真以为正剧就此开始了也不正确。当然这是一部完整的“小品”,甚至是悲剧。剧情很简单,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一个乐观到极限——比独臂的桌球演员还乐观的——“孤单玛丽”的悲惨遭遇,作为前线战士的留守妻子,一个人带着五个小孩,还面对着不良房东的威胁。小戏分成两截,上半段在期待中结束,讲述玛丽虽然因生活所迫送走了一个孩子,但是收到了丈夫即将在圣诞节回家的消息,并聪明地抵挡住了房东的胁迫。下半段讲述在饥寒交迫中剩下的四个孩子丧命,在圣诞夜先是接到了丈夫牺牲的噩耗,接着不得不受到了房东的欺凌,然而房东在高潮中心脏病发作而丧命,最终彻底孤单的玛丽,最最乐观的玛丽开始了自杀之旅。
在两段戏中间,这位演员又“跳出来”了。她自顾自地说需要休息一下,全然忘记了观众的感受,也把说明书里写好的“中间无休息”丢到了脑后。甚至继续挑衅观众,你们可以选择离开。还好,观众马上发现她很快又“跳”回去了。然而当戏中戏演到“孤单玛丽”爬上了桌子,登上了架在上面的椅子,试图利用电灯的电线自杀的时候,演员突然令人震惊地从戏中直接爆发:为什么要这样的结局?不!她甚至顾不上换上黄色的浴衣,穿着角色的服装就开始了狂欢般的期冀,大声歌唱,呼唤拯救她于苦难的专属她自己的英雄——哦不,还是这个玛丽,只不过换成了演员的真身的玛丽——最后全剧就在玛丽幸福地“跨进”投影屏幕,与她的英雄并肩远去而结束。
3.
就在灯影渐淡的瞬间我突然醒悟,这出戏其实从一开始就已正式开始了。它不是来告诉我们要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厄运,不是给我们这个显得有点忧伤和沉闷的生活来一点调料,而仿佛只是一次巧妙的呈现:作为角色背后的演员与角色、与作品甚至与观众的对话。从这个角度来说,《索拉拉》是一出真正的独角戏,那些热闹的背后其实都不过是一个人的大脑空间而已。
这份对话的背后,似乎充满了思辨的色彩:作为一个真实的独立思考的演员,深入角色是否意味着泯灭自己?体验角色是否意味着背叛?在这个是非莫辩的过程中,演员真实的想法与作品和角色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有趣的是,《索拉拉》似乎就此作了一番几乎不露痕迹的张扬。
演员“跳出来”其实是跳进了她自己的思维空间,那些在惯常的舞台上只存在于演员内心深处的空间,只不过这一切作为戏剧的一部分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而已。即使“跳进去”,也是可以避免令观众真正入戏,似乎是要让观者始终站在演员的角度,一个与角色密不可分却又冷眼旁观的角度来展现这个戏中戏,似乎这一切就像是一个演说者、倾诉者的生动案例解剖——你们看,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这下明白了吧?
4.
而这个展现的过程——包括几次在角色和演员本身之间的转换,给这部戏增添了丰富的喜剧元素。比如作为“哑剧”的戏中戏凸显了演员夸张到位的表情传递和精准传神的肢体表达,尤其是一些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比如当“孤单玛丽”接到丈夫准备圣诞节回家的喜讯后情难自己,高举着丈夫写来的信跑进了观众席,就在大家目睹玛丽一路兴奋地跑出了剧场时,剧场内的投影屏幕上播放起了玛丽在繁华的大街上继续幸福奔跑的镜头,一面把这份情绪拉长到极限,一面营造了很好的现场效果。
现场的一些表现技巧也为此剧添分。比如前文提到的投影屏幕,在戏中戏内起到了重要的提示的作用——如类似电影开头的人物介绍、剧中关键物品的放大呈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起到了延展情绪和气氛的作用——如黑白电影一般的肃穆气氛;某些场合又增添了一些夸张和幽默的氛围——如“英雄”的出现。还有诸如魔术技法的运用等。
5.
给一出喜剧寻找所谓的主题很是自讨没趣,而对于这出戏自身而言,甚至连前文那些看戏的自己没事儿捉摸出来的所谓的意图也并非重点,只不过是一个巧合——一个落单的演员表演一个超级孤单的角色并絮絮叨叨地说了些很难容易被人忽略的作为演员自己的孤单的念头。
无论如何,我愿意以那句我很喜欢的此剧的一句文宣——与是否切题无关——作为这篇同样絮絮叨叨的文字的结尾:“索拉拉是一出让人们微笑着在日常生活的忧郁中停下一会,用一种智慧的方式放松自己的戏剧。”
----------------------------------------------------
西班牙独角剧《索拉拉》
活动介绍
每个女人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英雄.........
2005年马德里国际喜剧戏剧节最佳戏剧奖
08上海国际当代戏剧季西班牙独角剧《索拉拉》
时长:65分钟 (无中场休息)
故事梗概:
要解释这出戏说的什么并不是易事,因为虽然他有一个主题思想--一个穷人女人的自述经历,她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丈夫在打仗,房东一直骚扰要租金,而她的经历却只有悲惨,这些悲剧在戏里占了很大一部分。话剧的其他部分都是主角的自由发挥,从弗拉明哥式的表演,剧场的阴暗处,一直到魔术。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克里斯蒂娜梅地那一个人演出。索拉拉是一出让人们微笑着在日常生活的忧郁中停下一会,用一种智慧的方式放松自己的戏剧。
西班牙Pez en Raya剧团:
Pez en Raya 十年,六处戏剧,超过180000位观众,在西班牙,英国,美国,苏格兰,瑞士,意大利,安道尔,葡萄牙等地举办过900多次演出。还参加了纽约皇冠戏剧节,爱丁堡(苏格兰)国际戏剧节,卡斯特尔福特罗荒诞戏剧节(意大利),幽默马德里戏剧节,还有马拉加,伦敦,维多利亚,苏黎世......
自1997年Pez en Raya由Cristina Medina(艺术指导)和 Joan Estrader(副指导)成立起,他们至今共同策划和表演了6出戏剧,并在世界各地演出了数百场。
媒体评论:
原创 有趣 令人惊喜而又充满新鲜感的一出戏 ————CUIA DEL OCIO
充满智慧的搞笑 ————EL PERIODICO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