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元味的非物志
元味的非物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87
  • 关注人气:8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色分明的《明》

(2008-10-25 21:01:23)
标签:

田沁鑫

陈明昊

郝平

吴国华

话剧

当年明月

莎士比亚

李尔王

文化

分类: 戏说

特色分明的《明》

20081022/上戏/★★★★

在我眼中,这部充满争议的田沁鑫导演的新作《明》,特色分明。一方面主题空洞,一方面过程享受。

 

进剧场之前,便知道这是一部争议之作。在之前的之前,也曾经担心过会不会是又一部明星璀璨的浮华大作。不知道我是不是因为没有任何的框框(没有任何对导演田沁鑫、对编剧当年明月的任何额外期许或事先设定),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天生喜好创意——在认真的前提之下,这部几乎就没有多少《李尔王》的影子的《明》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很流畅,也很好看——尽管它不属于那种令人回味无尽、深深触动的作品,但绝不雷。

 

《明》的特色——即其实验性所在也即最大争议所在——便是所谓的“排练场戏剧”,期间不间断的反反复复的间离,在表演方式和表演形式上作了巨大的尝试,从表面看,形式非常乱,就在那不断颠覆,颠覆剧场的限定性,颠覆时空关系,颠覆看戏习惯,颠覆故事逻辑。甚至就是无厘头。

但幸运的是,这种颠覆与这个戏主要表达的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呼应,这种呼应成为了吸引我并引以为精彩的核心元素。

 

尽管此剧仅仅是借了李尔王的名号——事实也不过是用了其一些表面,期间穿插的是“明朝”那些令人眼花缭乱时而又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人性的写照,它一以贯之地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中,人性中,而且一直绵延至今。这些争斗,或明或暗,总是出乎意料而又合情合理,和风细雨却又惊心动魄,时而浑厚凝重充满张力,时而快如闪电震人心魄,这既是对常态生活一种的颠覆,而其本身也充满了象征的意味:人的内心对外在的颠覆,帝王之道对人伦纲常的颠覆,欲望对道德的颠覆。。。所以,尽管每一个情节都不新鲜,但是这些内容本身与表现手法非常贴合,观众经常就在嘻嘻哈哈哈之后立即就看到了一幕悲剧,这难道不是更接近了这其实就是很无厘头的现实世界么。

 

我只是不能确定的是,不知道换了一种内容的话,还会不会产生这个至少对我来说很有味道的效果。

 

这样的表演尝试,其实反而要付出更多。在这里,应该肯定这部戏的演员和导演,没有让此剧流于恶搞和庸俗化,全剧的节奏非常流畅,夸张但不突兀,同时很多辅助手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舞美,尽管有点像《桃花扇1699》的大做派,但是其实舞台非常简单,有点象传统戏曲,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示时空转换,留给了观众很多想象空间。最后的水墨山水画装置作品,很有意蕴,所有“皇帝”背对观众面向这层峦叠嶂的大好河山的时候,这是整个戏额外留给了观众的一份值得品味的意境。

 

此剧主题薄弱的特点一样鲜明。尽管每一段内容都很精彩,也淋漓尽致地说将明朝那些人物巧妙地穿插了进来,也从表面上将《李尔王》与《明朝》关联了起来,故事比较圆满,但是享受完了过程却迷惑起了这个戏的主题,看完了无数个精彩的故事片段以及这些故事之间精彩的无缝串联,还是这些故事和表现手段。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说是为了给莎剧注入新的灵魂,那么未免差距太远。

 

或许,这就是一部实验制作而已。但这份实验,成色十足。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特色分明的《明》

特色分明的《明》

在舞台上给人偶换装。其实,这也是演员的戏服。大皇子(吴国华,立春中的周瑜)、皇帝(郝平)、二皇子(章劼)很多舞台动作夸张但充满传统戏曲的写意男生扮演的“媳妇儿”。倒是很贴此剧有点无厘头的味道中间的便是陈明昊,非常棒以象征的手法表现骨肉相残,大皇子烧死了二皇子大皇子继而对三皇子下狠手舞台很简单,但唯美也有很无厘头的表演舞台的空灵之感大皇子几乎在瞬间被三皇子的计谋击溃最后“故事”的结局,三位皇子全部归西。导演田沁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世道结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