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关中】在西安觅食
标签:
春发生德发长樊记腊汁肉贾三汤包西安饭庄乾州食府饸饹乾县豆腐脑美食 |
分类: 饕餮 |
1.在春发生吃葫芦头
葫芦头是?就这个,大肠啊。错!葫芦头只是来自一个传说,说是在当年孙思邈的指点下,大肠泡馍成为了一道名点,于是店家挂上代表孙思邈的葫芦,意为正宗。
汤清肠白,毫无膻味。如果要吃一桌大肠宴,绝对推荐。据说有一款叫“赛烤鸭”,就是用炸过的大肠烤鸭的吃法,一级棒。
推荐程度:★★★★
这里的服务员上饺子满奇特的,倒来倒去,玩啊?!
名气很大,内容一般,服务更差。只不过是占据了黄金地段和老字号名头的国营店而已。
推荐程度:回避!
3.在樊记腊汁肉店吃肉夹馍
绝对的一级快餐,比肯德基麦当劳强太多。大多堂吃的客都会同时再要一碗小馄饨。肉夹馍好像按肥瘦程度和量的多寡有几个品种。
有意思的是,这家店开张很晚,八点钟。天啊,这是点心么?
推荐程度:★★★★
4.回民街的贾三汤包
又一个网上名气很大的旅游小吃招牌。
不够比起德发长来要好很多。
印象中这样的汤包似乎总是与江南联系在一起,在西北有这样的风格,有点意外。
推荐程度:★★★
5.这家店是吃什么的?
橱窗上满是当地文化符号,好看又有趣。
猜出来了么?
6.在西安饭庄吃葫芦鸡
西安饭庄似是西安名气最大的老字号饭店了。而这道葫芦鸡是最大的招牌。不过这可与葫芦头没啥关系,说穿了一点不稀奇,吃过上海的香酥鸭没?对,就一个做法。不知道?就是先蒸后炸,通体饱满外形似葫芦,故得名葫芦鸡。
只是这个鸡通常都是实现做好了的,所以味道远没有预料中的好。再说了,如今这个做法,不时髦啦。
推荐程度:★★★
7.在乾县吃乾县豆腐脑
在章怀太子墓出来就是乾县。这次西安行,倒是把临潼、乾县、韩城、昝村这样的地方都有了个感性认识。
这便是著名的乾县豆腐脑。口感厚实。疲乏顿消。关键是喜欢豆腐就要有豆腐的味儿!当地一般再配个大白馒头便是简单的一顿。
隔壁卖锅子的铺子。我觉得复古,他觉得我好笑。于是我也在镜头后笑了。
推荐程度:★★★
8.在乾州食府当一回西安人
一般游客兴高采烈而归的,多半不是当地人去的地儿。去过回民街最多是说明来过西安,但若论当过一回西安人,还是要下一回西安人去的馆子。赶巧的是,这家店用的是乾县的招牌,真是有缘啊。
荞麦凉粉。
土鸡
这个是?嘿嘿,锅盔回锅肉。锅盔切片油炸过,真是开了眼了。不过这锅盔片香脆有咬劲,不错。
乾州大杂烩
有意思的是,这家店最大的特色是每桌都有一个小桌子,后来知道,这个蓝色塑料盆是用来收拾残羹冷炙的。原来是一个货架:)
此外还每桌有一个炉子。这满当当的是?呵呵,现下的面条。配五色小碟,哨子、蛋皮先下汤锅,然后下面条,盛碗后,洒上香菜和绿、白两色葱蒜。
哨子鱼。
其实哨子应该是臊子,瘦肉丁的意思。其实这鱼汤里的料极为丰富,除了精道的臊子外,还有酸豆角、胡萝卜、豆腐干、黑木耳和葱,都是切成小丁,味道酸中带鲜。唯一遗憾是汤面太油。想来是当年的大菜了。只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厚厚的面层油往往回教人忽视掉地下的丰富食材。
这个店生意极好,菜的单价不见得贵,但是量绝对很大。
推荐程度:★★★★
9.在党家村吃农家面
那日在党家村过夜,几百年历史的老宅,主妇阿姨临时做的晚餐,很香。
一盘青椒炒肉,一盘西红柿鸡蛋。
现做的臊子面。完了会端上一大碗面汤。这个习惯是第一次遇到。
推荐程度:★★★★
10.在韩城吃饸饹
饸饹,不懂了吧?其实就是荞麦面。照片里的是羊肉饸烙。
这个羊肉饸烙是当地的麦当劳。你才一坐下,便有人问:一碗?也不说是不是来一碗饸烙。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那么你很可能就下意识地点点头,然后正在捉摸点点什么吃呢,转眼一大碗红艳艳的羊肉饸烙就给端到面前了。然后低头喝一口汤,啊?怎么这么怪?呵呵,这便是当地的味道。
就象这照片里的,饸烙往大锅里汤一下就捞到碗里,舀一勺汤,再舀一点羊肉,最后撒一把葱,就成了。
如果再来一个刚出炉的饼子就是莫大的完美了。这饼酥脆多层,非常好吃。
韩城的饸饹很有名,在韩城,这家韩林又为著名。人来人往,饿了端起一碗羊肉饸烙,末了再咬一个饼子,日子就这么浅浅流过,平淡但有滋有味。
旅行中的觅食,不也是这样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