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2008-10-13 02:10:19)
标签:

梁谷音

幽谷清音

泼水

烂柯山

计镇华

文化

分类: 光影

【泼水】图选——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泼水·图)

-------------------------------------------------------------

附:新民晚报的专评和报道。五场传承会以来,就该报纸而言数梁老师规格最高,不仅占据了文艺版的大半,而且有专评。可见梁老师在上海文艺界的口碑和影响。

 

 

泼水难收 遗恨无穷

——赞“百变仕女”梁谷音演《泼水》
日期:2008-10-12 作者:戴平 来源:新民晚报
http://xinmin.news365.com.cn/images/rrrr.jpg
                     

 
 
    ■戴平
    
    被誉为“通才演员”的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的大轴戏是《泼水》。这是昆剧《烂柯山》中的最后一折,和《痴梦》一样,都是这部昆剧经典之作中的两粒珍珠,光彩夺目。
    
    《烂柯山》以《汉书》“朱买臣传”为本,由元代《渔樵记》杂剧演化而成,叙述汉朝朱买臣的故事。戏写西汉时朱买臣守贫勤读,打柴为生二十年。其妻崔氏不耐寒苦,逼夫写下休书,改嫁木匠张某。后崔氏得悉朱买臣衣锦荣归,悔恨交加,拦马再三哀求复婚,遭拒。于是有《泼水》一折收场。
    
造型设计  别具匠心
    
    梁谷音主攻花旦,正旦、闺门旦、刺杀旦俱能胜任,但在《泼水》这折戏里,梁谷音演崔氏饰的是翘袖旦,用本嗓,她以用力的咬字吐音,跌宕起伏的演唱,表现了一个半醒半疯的人物极其复杂的心态。梁谷音对这个人物的造型设计有独创性,借鉴了电影《巴黎圣母院》中埃斯美拉达的打扮,头戴红花,身穿半红半黑的富贵衣,内缠红色丝带,外系白腰包。为增强人物的表现力,梁谷音又突破原有程式,吸收了印度舞蹈勾脚、翻手的姿态,构成大幅度夸张的身段动作。同时充分发挥白色腰包的作用,忽而紧裹身体像蚌壳,忽而展开圆场似蝴蝶,满场红黑白三色舞动,十分醒目;还用双手双脚拍跳走圆场的动作,把崔氏半疯半痴的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她的苦苦哀求被拒绝后,从幻梦破灭到痛心失悔,又从痛心失悔到无比羞愧,难以自持,演得层次分明,节奏徐疾有致。
    
博采众长  “释放夸张”
    
    《泼水》原作较平淡,放在《痴梦》之后,很难压台。现在梁谷音抓住泼水难收这一点,表演上强调“释放、夸张”,使戏更具艺术魅力。她在戏的最后,还借鉴电影《哈姆雷特》中奥菲丽亚的投水表演。奥菲丽亚与崔氏境遇虽不同,但在精神上都已处于疯癫状态。泼在地上的水,收不起来了,朱买臣大笑数声,挥鞭而去,留下崔氏一人绝望地痴痴地倒在地上。突然,她眼前产生幻觉:水光浮动。崔氏高叫:“朱买臣,等一等,这许多的水,待我来收呀!”但泼水难收,遗恨无穷。她恨自己“瞎”了眼,恨自己做人差,恨自己未能坚守清贫,恨丈夫不念旧情,恨自己无路可走,但这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了。这段表演达到了丑与美的统一。
    
突破传统  人物出新
    
    传统戏《烂柯山》中的崔氏原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对这个人物一味地揶揄和讥讽;但是梁谷音在表演中却渗入对她的几许同情,哀其眼光短浅之不幸,恨其嫌贫爱富之不争,又怜其重修旧好之不能,让观众洒下几滴同情之泪。计镇华背身水袖的转动,表现了他是否接她回去的犹疑;梁谷音的表演由细腻变得粗犷,由严密变得疏朗,尽管泼墨重彩,但合情合理,丝丝入扣,由生活的艺术化变为艺术的生活化。加入了对封建时代女子的同情怜悯,具有点铁成金之妙,这与她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学修养,不断思考、创新的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

 

 

首次演出“新剧目”《牡丹亭·离魂》

梁谷音专场昨爆满


日期:2008-10-12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http://xinmin.news365.com.cn/images/rrrr.jpg

http://xinmin.news365.com.cn/wy/200810/W020081012520704531678.JPG
梁谷音在《牡丹亭·离魂》中  胡晓芒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昨晚,上海大剧院中剧场爆满,“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吸引了众多昆曲迷。上海昆剧团推出的“老艺术家传承专场”已经举办到第5场,场场爆满,成为上昆的一个演出新品牌。不久前,上昆还把“蔡正仁昆曲艺术传承专场”搬到了北京,同样大获成功。
    
    从艺50多年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在艺术创作上博采众长,被誉为昆剧界“通才演员”。昨晚的专场演出中梁谷音既表演了她的保留剧目之一《烂柯山·泼水》,也推出一个她从未演过的“新剧目”——《牡丹亭·离魂》。闺门旦并不是梁谷音的主攻行当,但她以闺门旦应工的杜丽娘在1993年就曾获得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因为太喜欢《牡丹亭·离魂》中的一个曲牌“集贤宾”,又在北京看了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的《牡丹亭·离魂》,引发了她强烈的创作欲望,所以此次专场演出中将这折戏重新单独整理上演。
    
    上昆推出的“老艺术家专承专场”的一大特色就是传承,每个专场都有老艺术家们来自各地的弟子同台亮相。因为梁谷音的弟子不局限于昆曲,所以昨晚的梁谷音专场显得格外热闹,昆剧、越剧、京剧、沪剧、淮剧、汉剧等不同剧种的“梁门”弟子都赶来参加老师的专场演出,台上台下一派“莺歌燕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