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里还有街道——《“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归来

(2008-03-24 22:21:41)
标签:

街道是我们的!

分类: 光影
哪里还有街道——《“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归来
街道无限好,只是哪里找?
 
道一直为我关注和痛心。
被以下的文字吸引,跑去看这个名叫《“街道是我们……大家的!”》的展览——
展览还提出了一个街道归属权的问题。街道属于谁?在中国特殊的公共语境以及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机动车优先的街道使用状态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街道,是现代城市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主要载体,但在有限的空间里,日趋多样化的功能使街道的使用者之间冲突和矛盾也随之加深。怎样让今天的城市街道成为聚合的场所而不是分隔的空间?如何改善街道空间的共居、分享?时至今日,整个社会都在寻找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街道,半世纪之前的那些法国哲学家们有过精辟的论述,街道是一切偶然事件的汇聚之地,是城市和时代的缩影,诸如此类。社会学家、画家和电影导演们的目光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取之不竭的创作原料库。在当代,再也没有哪个地方的社会学价值能够超过街道。这是个真正超越阶层、身份的共享舞台,一切社会问题都有可能集中展现于此。对街道的条分缕析,实际上也就是对社会的全面介入。就像展览的海报上所写的,街道是权力、街道是交流、街道是竞争……我们就是街道。
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叫街道。或者街道和道路的区别。这个在国语里似乎比较困难,至少在书面语或者正式的国家建设标准里,只有“道路”一个名词。倒是street和road的区别比较形象和直观。原来街道是专属于城市中心区的,属于街区的,两边不仅需要有建筑,而且底层应该有作为公共设施,哪怕是杂货店,小咖啡馆,小书店。而road就是俗语里的“马路”,既然是马路,显然是车走的,或者是一个城市里连接一个又一个的街区,或者是连接一个又一个城市的道路,或者明明在居住稠密的中心地,却被冷冷的美妙的围墙牢牢圈固的道路。
街道是属于私人的,所以他共享。道路是属于交通的,所以他专属。街道是人类城市(镇)生活最具有魅力的空间,“逛街”蕴含的意味早已突破了行路本身而升华到了精神享受的高度。而马路,连走都会觉得气闷无趣,那么就只剩下“出行”,目的明确,毫无丝毫的感情。
于是,在这个越来越快速的现代化时代,马路就成为了开拓欲望疆域的急先锋,而我们只有当被马路包围得越来越紧,直到只能在陆家嘴正大里逛逛室内的街道,只能在联洋的大拇指广场逛逛圈养的街道,聊以自慰。
这就是现代化的自我埋葬。一如以往无数悲剧的反复上演。
 
找回街道,找回曾经的情怀与感受,找回冷酷城市化里的一点人文温暖吧!
 
哪里还有街道——《“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归来
冲着解说去看展览,未免失望。自恋似乎多过关怀。
哪里还有街道——《“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归来
在艺术馆里看艺术作品,是不是跟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一样?透过“牢笼”外望,还是牢笼。
哪里还有街道——《“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归来
固化外化了艺术,然后是被出售的艺术。外面是以艺术为标榜的建筑的晒台,再外面是被很多自以为是艺术的建筑装点的城市。
到处有艺术这玩意儿的城市,真好。。
哪里还有街道——《“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归来
圈养的街道。我们当作现代化的馈赠顶礼膜拜。
而另一边是开发商的垂涎欲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