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罗怀臻文化 |
分类: 光影 |
2007.3.23东艺讲座
一次事先没有张扬的思想激荡,一次意外的人生交集,一次毫无征兆的心灵享受。
好一些的想法、观点,真正是自己一直也在想也在说的,真是快活。原来孤单也并不孤单。。。
也不想赘述什么,据回忆拼凑几段讲话吧。
--艺术家不要试图给政治家上课,其实政治家聪明得很。艺术家也不要总是想讨政治家的好,只是被政治家当狗。
--我从来不写“主旋律”,至少没有类似的情绪的时候不会写。我只写真、善、美。艺术就是描写人性。写人性的美。
--无论如何现在是我国有历史以来最好的时期,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
--不能以所谓的道德标准改变艺术规律。
--五百块一张票,尚长荣,贵吗?不贵!但是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很贵!
--为什么看来看去就这么几部戏?
--戏剧一定要与社会时代贴近。那些不愿意而且抵触与时俱进的,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不想也不愿意冒风险。
--艺术创作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并且加以提炼。而且一定要契合其气质。一些移植的戏不成功,核心原因即此。。。。。。这次越剧院推出《韩非子》,个人觉得气场不合,但对演员很期待。
--大剧院都是纳税人的钱造起来的,怎么可以成为外国剧团的中转站?
(元味忍不住插话——讲座一上来就讲,这次东艺举办名家名剧月很不简单,这个不简单我的理解,绝非仅是对东艺的裹扬,而是反讽我们现在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和纳税人的金钱打造出来的富丽堂皇,自己民族的艺术演出却拒之门外,而对国外的商业走穴趋之若鹜,这难道不是一种堕落吗?!)
--说起甬剧《典妻》剧组,整整五十天深入生活。关闭手机。
罗怀臻的口才极好,这个口才不是象郭德纲那样的口若悬河,而是把握讲座的节奏感极好,既有思想深度,又绝不枯燥乏味,而且不乏表现能力。如照片上,罗演示的是博物馆里的瓷器,以同样的器皿放置在不同的环境里(工地、工艺品商店、博物馆)里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表现极为生动,竟引来全场热烈掌声。
介绍甬剧《典妻》的主演。王锦文。
前一篇: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里看不足
后一篇:新编京剧《诸葛亮招亲》(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