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元味乱弹 |
分类: 草野 |
五一黄金周早已超越了假期本身的意义,首先符合人们春季出游的天性,其次很多人利用五一回乡探亲,与春节错开,实际为探亲假,还有,现在压力那么大,节奏那马快,春节之后一个季节之后有这么一段休息,是一个心情放松假。
如果说,带薪休假是这次调整的重要保障,那么,请先落实这一规定。先试行几年如何?现在连薪金都要总理亲自催讨,谁能为带薪假打保票呢?!一个水中月,怎么能成为重要的调整保障呢?
如果说,要保护传统节日,那么春节就请先增加一点。调整到除夕,实际上是提前一天就要上班,反而少了一天。中秋与国庆相聚很近,不凑巧就会带来假期安排上的困难。三天短长假,允许周末调动,实际造成了混乱比长假还厉害。如果还是像这些年,死板的执行1号到7号,不顾及星期几的做法,后患更大。
如果说长假给交通运输给旅游地保护带来了问题很多所以调整,那么我们要首先看的是这种需求是否还继续存在?就好比铁路部门在春节涨价,美其名曰通过市场来调节出行,而事实上由于需求不可变,造成的就是出行规模没有得到调节而单纯增加了铁路部门的收入。长假的调整也一样。至于名胜古迹的保护,首先倒是要检点检点那些地方的管理部门自己,很多景点的问题在于管理部门的无限逐利,怎么怪起长假来呢。
所以,建议第一请先在法律上、制度上加大带新休假的保障,先贯彻这一条,再提大幅度调整公共假期的建议。其次,建议每年发布一次休假安排,中秋、清明、端午如果本身就在双休日中,则不另外增加。再次,请考虑春游、秋游的自然需求,7天不足,6天也可以啊,不用太过机械。
后一篇:支持“文化中国”,力挺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