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元味 |
分类: 戏说 |
去之前有一点疑惑,据说是对传统的京剧作了改良——为了适应台湾的现代社会。没想到一看之下极为赞赏,继而陶醉。说是改良,其实传统的魅力一点不少,只是结合现代社会特点,突出了观赏性,加入了一些时代的元素。说是容易,关键谁来做,怎么做。李宝春这等人物,少哇。
我们何其幸,有幸躬逢国运转折,更有在忙碌疲乏困顿迷惑之际能够频频与真美交集。嘅叹。
《阴阳击鼓骂曹》其实是两则。而且居然是“京昆合璧”。第一折是京剧的《击鼓骂曹》,而第二折应该不过见,是昆曲的《阴骂曹》,字母显示是得自倪传钺前辈所亲授。两折合演,在剧情上可谓一脉相承,毫无破绽,味道却又有所不同。
李宝春在京剧击鼓骂曹中的开场亮相。
扮演曹操的刘琢瑜。
众大臣。新剧团整体水平有局限,但看完了你回头看,也真没什么。
祢衡脱下青衫换破衣,意在羞辱曹操。
破衣不得入内,干脆赤膊上阵。
看戏很晚,第一次听李宝春的戏,却是非常的喜欢,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反正是很享受。而擂起的鼓,一样的满堂彩。
《阴骂曹》之前有一段小丑戏,插科打诨,类似相声,还结合了一些舞蹈的动作,满有趣,却不落俗流。
两位的身手都不凡。扮演的是阴曹地府的衙役。他们对曹操大臣们说的是“某某走动!”对祢衡说的是“祢衡先生请”立场立判。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场换装是在场上。类似话剧,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统一制服,满新颖的。
这折里精华是大段大段的祢衡的唱白,尽管是昆曲,却很有节奏感,有时竟感朗朗上口的味道,或许这是选择此折的原因之一。
这折《阴阳击鼓骂曹》最吸引我的是李宝春的唱,以及击鼓的神韵。中场休息时,我想,主角已经登场,这下半场何以为继呢?没曾向,却是另外一种精彩正待上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