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分类: 戏说 |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励志剧,加上当时风靡一时的踢踏舞,轰动一时。终于成为如此“百老汇”的经典。
既然是经典那么就只能当作一件艺术作品展览来欣赏,毕竟这个丑小丫变天鹅的故事看起来那么的不可思议,尽管被感染却终是一场歌舞秀。PLAY,歌舞加上“话剧”,看来音乐剧也是有不同的类型。
后座有人嘀咕没妈妈咪呀好看,因为歌曲的熟悉程度差一些。我倒是觉得这个戏更真实,《妈》剧感觉单薄,反而更像是一次乐队的串场联唱。但是不可否认,《妈》剧的推广更成功,至少黄牛时加价卖,42街还是可以打折买。而且不爽的是居然放在美琪,这个欣赏质量很有问题的地方,看看中国巡演的其他地方,似乎也是相差无多。
要说这踢踏舞,还是更喜欢爱尔兰欧式的那种,不晓得为什么。看到之前宣传的原某,老外也爽气,都是安排在中央的位置,很是给面子,虽然都是一些没有舞蹈的群众场合。其实,谁会在乎台上人的国籍呢。
今天同事在看《天堂口》,老掉牙的套路,却又是一个百拍不厌的老上海滩。1930年代的美国啊,在舞台上,1930的上海呵,在电影里。2030的上海,未来又将在哪里?
前一篇:摩登时代(1)天才台湾
后一篇:摩登时代(2)人定胜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