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晒上海的“又快又好”

(2007-07-30 22:31:36)
标签:

上海的光鲜背后

分类: 草野
其实不是“晒”,是“被晒”拉。
这几天上海创记录的高温,我却昏了头,在去东方艺术中心的路上突发奇想,没有从科技馆站出来倒走过去,而是提前一站下来顺走过去,结果顺着世纪大道走没几步就发现不对劲,这号称上海的“香榭丽舍”的世纪大道变成了“世纪大烤”,宽阔的人行道是够气派,可是树荫稀少,更没有可以歇脚的店铺,这平日里也就觉得有点浪费空间,可没想到还会成为一个大烤板。
到了日冕广场,更是糟糕,平日觉得满漂亮的,可都是在车上看的,实际走走发现犹如进入了迷宫,感情是一个大型的机动车平面立交,你要穿越过去,一个接一个的红灯,一切还赤裸裸的曝晒在烈日底下。没辙,只好违规冲杀过去。
诺大一个东方艺术,作为市民共享的市级文化设施,却夹在两站地铁之间,而壁垒森严的浦东新区政府却占据了绝好的交通区位,与科技馆遥相对应,更可气的是正对地铁的大门还常年不开,反正有班车、专车进出嘛。
再看这东方艺术中心,孤零零贴着全封闭的杨高路,不仅交通条件不如周边——只有一个方向的车辆可以侧边停,而且周围没有任何可以呼应的配套设施——那栋宾馆除外。以致你想在演出前后吃个饭、喝喝茶都难以做到(除非去中心内部的咖啡馆,可是去了就知道,只能小歇当不得茶饭),更不要提顺带看点别的演出或者展览什么的,可惜了这个文化的氛围。有时候,东艺里面几台演出同时上演热火朝天,一出门却是冷冷清清,以致我经常幻想这全封闭的杨高路变成了一条河,沿着河滨总是有很多街头艺人在演出,我呢,在河边的咖啡馆坐坐,在滨河布道上走走,时而走进一间LOFT看看展出,连着东方艺术中心可以泡上一整天,而且地铁站就在地下,那该多棒!
可是现实呢,如果为了裹腹,那么托这个城市功能分区的富,周围数百米之内只有科技馆地铁站那里的华盛街。那么只有顶着烈日去那里,可是那边店是多,可是脏乱,层次底下,与地面的气派建住相比犹如两个世界,实在是令人费解的事。
回到地铁,不由想起之前3号线换4号线,难得的“同台换乘”,可是由于造3号线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4号线,所以站台是两侧设置的,你虽然出了车门马上可以看到对面的站台,但要换乘必须先下地面再做电梯上去。不过,这与3号线与1号线、2号线的换乘,以及著名的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了。
上海的光鲜背后,充满了“又快又好”发展模式的伤痛。一个速成都市,要想更进一步,必然要为过去的欠帐买单。
从无到有,我们推崇速度,从有到多,我们必须开始注重“质”。从大道理来说自然就是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从小处说,就是看着舒服,用起来也一样舒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