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剧是快乐的,往事是简单的——从话剧肢体剧《鲁镇往事》谈开去

(2007-05-29 23:41:57)
标签:

鲁镇往事

中加合作肢体剧

鲁迅

分类: 戏说
在“正统教育”年代长大的我们,如果看惯了“正剧”,那么看到这出《鲁镇往事》,一定会摇头叹息:这也忒幼稚了吧!不就是一帮男女老少在舞台上打滚换装嘛。
事实上,不仅舞台表现“幼稚”——类似少年时代的过家家,一会儿我演鲁迅,一会儿你演祥林嫂,爱怎么演就怎么演;而且音效也“幼稚”——居然都是演员现场口技,无论田野蛙鸣还是关门上锁;甚至没有任何布景,最多是拿一些简单如竹竿或者帽子围巾之类的道具,连大门口的那对石狮子也是演员的临时装扮。
更甚者,还根本没有之前看到的肢体剧那般的神秘莫测,故弄玄虚,整出戏是那么的简单,却是那么的纯真。以致在不知觉中重温了鲁迅的作品,在你神情全然松弛的时候,突然发觉是我们自己误读了鲁迅,误会了话剧。
事实上,似乎是自打进入语文课本以来,鲁迅就一直是以一名“斗士”的形象出现,而且这种形象随着其作品的被不断强制性演绎而不断被定格,最后彻底符号化。以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鲁迅于我都是不亲近的。
直到去年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在不多的,低调的纪念作品里,我开始依稀看到了一个真实鲁迅,一个充满人性情怀、极富情绪、敏锐而不失宽广的鲁迅。在一本书里,甚至可以包揽到大量鲁迅自己设计绘画的书籍封面和插图。
也许是一个巧合,今天得以这样一部及其简单的表现手法来演绎鲁迅的作品,完全打破了往常“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深刻含义。。。”的束缚,似乎恰恰印合了鲁迅作品的本义。鲁迅的文字,何尝不是简单,干练,甚至“幼稚”?可是绝不肤浅,聊聊几句,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和场景便跃然纸上,时间越久,其价值越高。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时空汇合际,轻松快乐之余,却陡生了截然不同于学生时代的阅读感悟。或许也是年龄的增长,似乎更加接近地触摸到了鲁迅文字背后的情绪与关怀。他笔下的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哪里是一个个具象的个体,而是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苦困。那些悲惨的,也不是命运,而是那个时代国家与人民的最深切的悲哀。鲁迅笔下那些可怜可悲的人物被命运牢牢包裹着的,恰恰就是那些被抛弃、被践踏的珍贵的东西。
戏剧与历史有时候是共通的。舞台需要表现,所以要有所选择,要化简为繁;历史也不过是一个舞台,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主题,所以也需要选择,需要选择以后的舞美表现。那么,真实往往就蕴涵在简单中,隐藏在忽视里。难得的反朴归真一下,原来戏剧是简单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往事是真实的同时也是简单的。戏剧不需要你死心裂肺,不需要你夸夸其谈,只需要你真心表达而方法不限。往事不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人云亦云,只需要心灵宁澈。
戏剧是快乐的,往事是简单的——从话剧肢体剧《鲁镇往事》谈开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