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戏说 |
去年第一轮时没去,这第二轮就巴巴得赶了第一场。
整个戏下来,觉得第一个印象就是唯美。其次就是自在。
说唯美。不知道是不是郭导的特色,赶巧去年看了他们夫妻档的藏书之家,一样的美到极致的舞美。你看舞台上,最最普通不过的条凳,底朝上排一溜,就成了一条小路。
于是,这种以简见大的手法让你想到传统的戏曲。再仔细看,三位主演都或多或少展示了一把戏曲的身段。如果演员不开口,你如何分辨这是戏曲,还是话剧呢?
所以,这或就是一种自在。表达手法和形式都是表面的,都是为戏本身服务的。所以,也可以理解,郭导对越剧的创新和突破。
从戏本身来讲,似乎从秀才开始当学徒开始才真正算得上是喜剧,剧场的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人偶的运用极佳。
第一轮后有评论说不如以悲剧收场,更能反映但时的时代特征。但我倒是觉得这1905年不过是一个符号,其实这出戏本身就是一个寓言而已。荒谬却符合逻辑,具备了成为经典的条件,只不过需要再磨磨厚实而已。
喜欢王一楠!
王一楠!表情怎么与《前妻》一个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