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草野 |
一年超过一倍的获利,基金成了现在的热门话题,买基金成了时髦举动,今天你做了基金没有成了家常问候。
最近经常听说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的人不问青红皂白,连什么是赎回、申购都不晓得,就急吼吼随便买上一只再说;有人把结婚买房的钱拿出来买基金,房子改买为租;有的上了年纪一辈子只会存银行的,在儿子的陪伴下走进了交易所开户,“好歹买一点”,有的投进去一大笔钱,准备随时随地“只赚5%”;有的天天算计这基金净值的升降,打算一跌就买,连大学生也开始炒股买基金,但愿不是拿着借贷的学费在“运作资金”。
于是产生了“净值低的基金升值潜力大”的荒诞舆论,随之产生了第一个超过400亿的基金,在这个基金打开封闭期升值6%的同时,其他基金早已高高上扬30%以上了。基金公司也来投其所好,连连大比例分红,居然打出一元基金的广告来招徕生意。
这还算是好的,关键是,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理财的时候,投机发财成为了第一标的。于是,这个社会最恐怖的时代产物:暴富欲念宛如魔咒牢牢印上了人们的心头,人人都在后悔,要是去年就全部仍进去,那么现在早发财了;人人都在幻想:要是再来一个翻翻,该赚多少。。。
本来是中国金融改革初见成效的阶段,现在却被异化成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一夜暴富的梦工厂,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远超我们的想象。
不说整天在办公室里六神无主影响工作,不说在只涨不跌的市场里进入的新“基民”风险承受能力极为脆弱,就说这一夜暴富的梦想始终占据首位的时候,你还有多少努力和勇气在为真正的人生作准备?
一个真正的“基民”,不应该是只知道从基金获利的国民,而是一个拥有一定的金融知识、拥有完整的个人理财计划、尊重财富、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国民,知道如何获得理性的财富增长,知道财富增长的真正目的,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财富和利用财富。这一切,都不是财富本身可以教会我们的。
疯狂片面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将是国家真正强大、真正健康发展的最大阻碍。所以,在专家们在呼吁解决资金过剩带来股市泡沫的问题,政府官员在呼吁加强民众金融知识的同时,我要呼吁的是国民社会价值教育的问题以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前者帮助国民尽快获得正确的财富观和理财知识,后者有助于提供长期保障而减轻民众近期大量屯利的盲目举动并利于科学分流部分资金。
现在国家的土地政策正一步步引导开发建设走向理性,希望我们这个正处于伟大时代的国家和国民,都能由初始的感性时代逐步向知性时代迈进,由爆炸式、恢复性、片面的财富积累向稳定、全面、健康的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增长转变。
前一篇:意大利电影展《豹》
后一篇:《甜蜜生活》,幻灭地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