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韩国话剧旅行 |
分类: 戏说 |
一群曾经在偏僻的山区小学同学的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们,因为一位同学的去世而重新相聚。在去追悼会的路上,开始了这一段旅行。
可是,当年的天真少年,现在早已人生陌途,每个人都行进在各自的旅行。幸或不幸,现实中的这段旅行,让每个人都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往和现在。
进入第2幕以后,随着主要人物集中登场,明显抓住了观众,层层推进,丝丝入扣,还不失细节的刻画,让人有笑中带泪的感受。当死者妹妹高声吟唱的时候,也带来了全剧的高潮。
“今天如何,明天如何,人生充满不可预测,我心如刀绞”。。!
五十岁而知天命,虽说青春未远,似乎美好的时光触手可及,可是因为同学的早亡,分明又感觉到了年暮的气息甚至生命的归宿。当年的天真少年结伴而行,而如今,不仅天各一方,而且生者之间的距离,今天与往昔的距离,怎么都比生死之间的距离还要大呢。这又怎么不会令人黯然神伤?人生好比旅行,那么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五十岁而知天命,虽说青春未远,似乎美好的时光触手可及,可是因为同学的早亡,分明又感觉到了年暮的气息甚至生命的归宿。当年的天真少年结伴而行,而如今,不仅天各一方,而且生者之间的距离,今天与往昔的距离,怎么都比生死之间的距离还要大呢。这又怎么不会令人黯然神伤?人生好比旅行,那么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不过个人觉得进入火葬场那一幕以后,好像显得平淡了,至少悬念没有了,显得重复。或许与字幕有关。话剧要看字幕实在是一件难以表述的遗憾,不要说大伙需要不停作转头运动,而且经常面对现场韩国观众的反映我们只能默然,然后盯着没有变化的字幕暗自焦急。更不用说领会演员的即兴发挥了。所以,这样的剧剧情反而显得重要了,可能这样的原因,后半段老让我跑神。也或许是字幕的原因,这最后的结局让人有一种宿命的味道。消沉一些了吧。
人物的塑造上,无疑出租车司机是最出色的一个,也是戏份最重的一个,也正因为他的率真简单才得以引出剧目本身想表达的深邃内涵。几个人物中,反而是最早出现的宇太,这个导演有点莫名其妙,似乎少他一个也没有关系,而死者妹妹的吟唱以及吉他的伴奏,好像都是全剧的精彩。
前一篇:911五周年——我们怎样解读悲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