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花频频“整风”反凸显俱乐部三大不足!

(2006-07-16 09:19:33)
分类: 体育
申花再次“整风”。“整风”一词,最令人熟悉的是开始于战争年代。什么是“整风”?就是针对非常态的非常手段。
申花今年已经不是第一次“整风”。频率高,只能凸显俱乐部水平不足:
其一,凸显俱乐部制度建设不足。频下恨招,貌似过瘾,却说明俱乐部日常制度建设水平低下。为何要在比赛之后再“整风”?难道平时的训练就一点也看不出端倪吗?好比总要等到每次杀人越货太过分的时候再集中清除一批罪犯一样。痛快是痛快了,却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地方,可以重刑整治,却整不出晴朗未来。
“整风”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整风”对现状问题一揽子快速解决的同时也对正常的日常管理制度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因为图一时之快而忽视了对制度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往往是深远性的。而且“整风”也很难避免家长制的专权痕迹,能否真正服人也是一个问题。这就像以前惯常看到的“从严从重”,现在已经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惜,居然在号称市场化运作的“职业”足坛方兴未艾!
“整风”即使真的如俱乐部认为的那样非常必要,也必须看清楚,这不过是短时期的不得已手段,好比西医一样下贴猛药而已,必须通过中药来修复和调理,而真正的“治里”还是长期、科学合理的日常“药方”。
其二,凸显俱乐部管理能力不足。任何制度都是人去执行的。从刘运飞一再被“整风”的例子可以看到,首先是俱乐部在当初选人的时候失当,给自己添了这么多的麻烦不算还影响了自己的声誉;其次,既然刘云飞被“整风”后毫无效果,那么就应该全面评估“整风”的方法和效果,可惜,现在俱乐部不仅对刘缺少后续办法,还将类似手段简单重复。
“整风”好比是俱乐部管理的最后底牌,频频亮出底牌,只能说明自己的底气不足,并严重削弱底牌的威力。这与谈判是一个道理,底牌的最大威力就是高悬在上,起到时时的警醒作用,而不是频频掉落下来,真的掉多了,也就见多不怪了。你总在那里摊牌,那么你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呢?那就何谈底牌呢?这是大忌。
其三,凸显俱乐部危机处理能力和品牌建设意识不足。比赛输了,很多矛盾即刻曝光,连主教练都对媒体说球员不给面子,令人失望云云,俱乐部急不可待出“重招”,都是一副惶惶然缺乏心里准备的样子,显然俱乐部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空位。
俱乐部还在媒体大肆宣布“整风”,似乎唯恐天下不知他是如此英名果断。他们忘了,他们展示出来的恰恰是俱乐部能力的不足,就像一个家长总在小孩顽皮以后,拉着小孩在弄堂里大庭广众下高声呵斥,引来的不过是邻里的摇头叹息:唉,迪家人家又来了!姑且不论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就以表面现象传递出来的信息而言,已经严重损害了俱乐部的品牌形象,难道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情了吗?
申花总是以不拖欠队员工资、广告收益出色而自得。这就有必要提醒他们反思一下现代职业俱乐部的精髓是什么。当然,国企的背景也或是一把双刃剑,给你这些不给你那些,但是你必须看到这一点。
今年的申花实在令人失望,最应该检讨的恰恰是频出“整风”招数的管理方!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在球员配备、制度建设、品牌建设等各方面都真正走向成熟的申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