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战国第五部》:第十一章大粉丝

(2018-10-25 09:22:10)
标签:

教育

历史

时评

文化

分类: 说战国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俗话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是国,国的根本是家,家庭的根本是每个人。

——《孟子》之“离娄章句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人民最为重要,江山社稷为次,国君为轻。所以能得到广大百姓的欢心,便能成为天子;能得到天子的欢心,便能成为诸侯;能得到诸侯的欢心,便能成为大夫。

——《孟子》之“尽心章句下”

 

 

十七

在兰陵以北有一个小国家叫做滕国,滕国是姬姓国家,从立国开始就以鲁国为宗主国,混了这么多年,现在还这么混着,地盘还是原来那么大,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滕国这时候的国君叫做滕定公,太子名叫滕弘。

这一年楚王太后驾崩,滕定公派滕弘前往吊丧,正好路过兰陵。滕弘早就是孟子的粉丝,这次利用路过的机会,特地来拜访。

“孟子老师,我是滕国太子滕弘,早就听说老师您的大名,特来寻求教诲。”滕弘的态度很真诚,很有礼貌。

“啊,小滕啊。你不是我的粉丝,你是仁义的粉丝啊。来,我给你讲讲两千年前的故事。”孟子非常高兴,这好歹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啊,这说明自己的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仁义的力量已经发扬。

孟子从黄帝开始讲起,讲到了尧舜禹等古代圣王,一直讲到了周文王周武王,自始至终贯穿着仁义二字。

滕弘听得有些发懵,似懂似不懂,不过在偶像的面前本能地点着头。

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说不清楚是启蒙和启懵,总之,孟子讲得很爽。

滕弘临告别的时候明显有些懵懂,说不清是懵还是懂。总之一次灌输的知识量太大,有些受不了。

 

滕弘从楚国回来,又路过兰陵,又来拜会孟子。

“孟子老师,上次您给我讲的道理我觉得很好,可是有点记不住,能不能给我讲得浅显一点?”滕弘上次听得云里雾里,一路上想,一路上想不明白。

“那,你是不是对我的说法存在怀疑呢?”孟子问。

“那怎么会?我就是脑子笨,一时理解不了那么多。”

“其实呢,道理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成规曾经对齐景公说过‘他是个男人,我也是个男人,我凭什么怕他呢?’颜回也曾经说过‘舜,是什么样的人?我,又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应该都像舜一样啊!’小滕啊,仁义摆在我们的面前,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行仁义,方圆百里的国家都能够王天下。滕国虽然不大,方圆五十里也是有的,只要行仁义,想象空间很大啊。”

滕文公于是开始想象,想了半天,想得头晕目眩,也没有想出什么来。

“孟子先生,我怎么有点头晕呢?”

“正常啊。《尚书》上说:‘如果服药后不感到头晕目眩,那么疾病也就不会痊愈。’你专心于仁义,一开始是会有些困惑的。小滕啊,努力吧。”

 

滕弘回到了滕国,没多久,父亲滕定公去世了。滕弘继位,就是滕文公。

父亲去世了,怎么办呢?滕文公觉得这么大的事情,应该请教老师。于是,派了大夫然友前往兰陵请教孟子。

“遇到大丧来问礼,很好嘛,小滕真是个好青年啊。亲人去世,就该尽全力来办丧事。曾子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不过呢,有关诸侯的丧葬之礼,我确实没有专门研究过。可是不过呢,我还是听说过一些的:守丧三年,粗衣疏食,从天子到百姓都一样,夏、商、周三代似乎也都是如此啊。”孟子很高兴,不过具体指导有些力不从心,只知道服丧三年,不知道夏商周三代的规则其实是不同的。

然友回到滕国,说是孟子老师建议全国人民服丧三年。

“好,照老师说的办。”滕文公下令。

服丧三年的命令一下去,整个滕国开了锅一样。从老百姓到大夫,人人都反对。

“我们宗主国鲁国的前辈君主没这样办过啊,他们还是周礼的模范国家呢。”有人这样说。

“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这样办过。到了你这一辈却要服丧三年,这不是扯淡吗?”有人这样说。

“孟子这个大忽悠的话你也听?”有人这样说。

“《志》书上说:‘丧祭从先祖’,让我们遵循祖宗们的办事方式。”有人这样说。

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一个赞同滕文公的。

滕文公有点傻眼,不过他倒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人,大家都反对的事情,他决定要重新考虑了。

“以前我没把周礼当回事,就知道赛马比剑什么的。公卿们似乎都对我不满意,就算我指示他们全力办丧事,他们也未必肯听啊。那什么,你再去请教一下孟子老师吧。”滕文公决定再次派然友向老师求教。

 

然友第二次来向孟子请教了。

孟子其实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一个状况,所以上一次的话就说的有些模糊。他知道这事不能硬来,否则一旦出了事,自己的名声就完蛋了。

“是这样的,这种事情是不能硬来的。孔子说过:‘君主去世,一切事务交给治丧委员会去办,孝子呢不能吃山珍海味,只是喝稀粥,灰头土脸蓬头散发也不要梳洗,就是在孝子位置上哭。那么此情此景,公卿大夫们谁还敢不悲哀?关键是你要给大家打个样。’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孔子还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所以你回去告诉小滕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罢。”孟子一通忽悠,实际上还是没有给具体的答案。

然友回到滕国,又把孟子的说法学了一遍。

“那,到底怎么办?”滕文公还是一头雾水。

经过两次交道,然友也看出来了,孟子是个老滑头,说话总是模棱两可左右逢源,这事情最终还要滕文公自己决定。

“我看啊,孟子老师也说过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理解着,就是主公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但是别要求大家跟你一样。您就做个表率,别人跟不跟那是别人的事。”然友说,其实他也不想跟着滕文公服丧三年。

“那,就这样了。”滕文公接受了然友的建议,下令自己服丧,其他人随意。

就这样,滕文公一个人在父亲坟墓旁边的小屋里服丧去了。五个月之后,实在守不了了,于是决定终止服丧。

 

滕文公邀请孟子前往滕国访问,就仁义治国进行指导。

孟子于是带着学生们去了滕国,进入滕国之后,就发现老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真是个不错的国家啊,好好。”孟子一路赞叹,不过没叹几声,就到了目的地。没办法,国家太小,基本上这个国家的人都互相认识。“好是好,就是太小。”

滕文公迎接老师,行弟子礼,孟子很得意。

“小滕啊,虽然你是国君,我可以倚老卖老,叫你小滕吗?”孟子笑眯眯地说。

“老师,在您面前,我永远是小滕。”滕文公非常恭敬,打心眼里敬佩孟子。

会见的场所就在朝廷,采用最高的规格。

孟子坐定,抬头看,只见正前方墙上写着三个大字。

“不折腾?这是什么意思呢?”孟子忍不住念了出来。

“啊,老师好眼力。”滕文公笑了笑,开始解释。“这三个字是当年滕国开国君主写下的,意思是滕国国家小,要想长久存在下去,就不能折腾。到现在,很多大国都灭亡了,滕国还能存在,靠的就是这三个字。”

“好,好一个不折腾。不过,再加上三个字就完美了。”

“哪三个字?”

“行仁义。”热腾腾的鸡汤端了上来。

“那什么,老师,我该怎么行仁义呢?”

“民事不可缓也,百姓的事情可不能拖延啊。”孟子郑重地说,对这个问题,他在来之前就做了很多功课。“《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百姓一定要让他有产业,有房有地,这样他就会专心地做事情不乱来。而流氓无产者不同,他们缺乏道德约束,没有底线没有顾虑,他们放纵自己的欲望,释放自己人性恶的一面,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只看中眼前利益。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去处罚他们,那就好像钓鱼执法,陷人以法,那就缺了大德了。好的统治者对百姓必须温柔谦和,税赋适可而止。阳虎说过:‘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想发财就肯定不仁不义,要想像我这样有仁有义,那就别想发财。”

“老师说的好,有恒产者有恒心,什么时候也不能抢夺百姓的财产。”滕文公有所领悟地说。

“夏代实行贡法,殷商和周代实行助法。所谓贡法,就是每年的地税固定,收成好的时候,并不多缴税,百姓多余的粮食就放坏;收成不好的时候,也不减税,百姓就不够吃。而助法更合理,收成好的时候多收,收成差的时候少收,由国家来调节百姓的粮食。”孟子说,他研究过,商代是一个商业的朝代,因此懂得以商业的方式来管理国家。

“老师说得对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滕文公有些骄傲地说,滕国在这方面一向还不错。

“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就要开设学校教育百姓。人民学习了礼并且去遵守,社会就和谐了。

“老师说得太对了,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啊。”滕文公有些兴奋起来,老师一点拨,自己就明白了。

“小滕啊,《诗》中写道:‘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滕国虽然有七百多年了,只要施行仁义,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啊。”孟子说到这里,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两眼放出光芒来。

滕文公很激动,当下又问了写关于井田制的事情。

三天之后,孟子师徒告别了滕文公回兰陵了。滕文公依依不舍,向孟子赠送了礼品若干,一直送到国境边上,这才挥手道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