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战国第五部》:第五章鸡精经理和最老师(2)

(2018-09-27 13:32:56)
标签:

教育

历史

时评

文化

分类: 说战国

荀子派李斯出去是去打酱油的,因为西门的酱油好,所以李斯去了西门,正好就碰上了胡乱。

回到荀子这里,李斯先放好了酱油,然后带着胡乱去见荀子。

“最老师,有个人自称很崇拜您,想来见见您,我带他来了,老师要见见他吗?”李斯问。

“既然都带来了,那就见见吧。”荀子恰好心情也不错。

胡乱看见荀子,禁不住有些紧张,因为荀子看上去就很严肃的样子,连笑都带着严厉。

“你们怎么遇上的啊?”荀子问李斯,于是李斯将胡乱去问孟母三迁的事情说了一遍,荀子听了,哈哈大笑。

李斯也跟着笑,弄得胡乱有些尴尬。

“他是不是跟你说仁义了?”荀子笑罢,问。

“是,后来就说到了仁义。”

“这个鸡精经理啊,只会说仁义,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叫他鸡精经理吗?”

“不知道。”

“因为他就是卖鸡精的,他的鸡精就是他的仁义。不论说什么事情,最后都要落到仁义上。不论你给他什么原材料,做出来的一定是一锅鸡汤。你给他一坨牛粪,他也能给你做出鸡汤来,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是卖鸡精的。”

“哦,就是心灵鸡汤啊。”胡乱明白了。

“对了,他离婚的事情有没有给你讲啊?”

“离婚的事?他离婚了?”胡乱眼前一亮,这么八卦的事情,他很感兴趣。

“那我给你讲讲。”荀子说得很带劲,只要能够贬损孟子,他都高兴。

孟子离婚的故事是这样的。

 

孟子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娘替他娶了一房媳妇,孟子不是太喜欢这个媳妇,不过是老娘做主的,也只能暂时凑活着。

人就是这样,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就会越看越不顺眼。孟子对他的媳妇就是这样,越看越不顺眼,看什么都是错的。

终于有一天,孟子决定向母亲申请休妻。

“娘,这个媳妇不能要了,我想把她给休了。”孟子这天对老娘说。

“什么?”孟母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要休妻。”

“为什么?不是好好的吗?”孟母这下算是听清楚了,盯着孟子的脸问。

“不是,是这样的。她竟然岔开双腿坐在地上,太不正经了。”孟子找了这么一个理由。

“啊?在哪里?你怎么知道?”孟母有些紧张起来,这要是在大厅广众之中如此,真是够淫荡了。在那年头,还没有维密的性感内裤。实际上,不仅没有维密的,什么牌子的都没有。不仅没有性感内裤,根本就没有内裤。

“在我房间里,我推门进去亲眼看见的啊。”

“没毛病啊。”孟母的脸色轻松下来,原来是这么个小事啊:“这是你的不礼,不是你媳妇的不礼啊。”

“为啥?”

“《礼记》上不是说了吗?‘要进屋的时候,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说话,让里面的人知道;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为的就是让里面的人有所准备。’现在你到媳妇休息的地方,进屋没有声响,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不是你的问题吗?”孟母不愧是孟母,毫无疑问孟子讲道理的能力就是遗传了他娘。

“娘,我错了。”

“孩子,不是娘说你,搬三次家容易,娶三次老婆难啊,休妻这个时髦咱们赶不起?咱跟人家隔壁王大爷的儿子王撕葱没法比啊。”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家里不富裕,给儿子娶个媳妇那真是动了血本了,换不起啊。“你就踏踏实实跟你媳妇过日子吧,把你媳妇当仁义那么崇拜着吧。”

“娘,儿子懂了。”孟子是个孝子,娘说的都是对的。从前,娘是他心中的仁义,从今以后,媳妇也是他心中的仁义了。

说来说去,其实人家孟子根本就没有离婚。

 

“对了,你叫什么?”到这个时候,荀子才想起来自己甚至不知道眼前这个人的名字。

“我叫胡乱。”

“这个名字真难听。”荀子皱皱眉头,他就是这样的人,说话从不拐弯抹角。“那,你从哪里来的?”

“我?我从孔子那个时候来。”胡乱说。

“胡言乱语,那你不是有两百多岁了?”荀子有些生气,他觉得胡乱好像跟惠施公孙龙们一样说话不靠谱。

“真的,我这名字都是孔子给取的。”

“那你真的两百多岁了?”荀子更生气了,再说就准备赶人了。

“那也没有,其实吧,我是从两千多年以后来的,先到了孔子那时候,现在到了先生您这个时候。”

“什么?”荀子眼睛瞪得老大,真是听到了天方夜谭。“李斯,你怎么找了个脑子有毛病的人回来?他不是列御寇的徒弟吧?”

李斯感到有些尴尬和恼火,他一把揪住胡乱,就要将他拉出去。

“荀子先生,我能证明啊。”胡乱大声喊起来,也算是急中生智。

荀子摆摆手,示意李斯放开胡乱。

“你怎么证明?”荀子问。

“我,我,我。”胡乱连说了三个我,摸摸身上,发现没有任何可以证明他来自后世的物证,怎么办?猛然,他眼前一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兰,而青于蓝。”

这是胡乱学过的课文,是《荀子》的“劝学”中的第一句。

荀子瞪大了眼睛,现在他有些迷茫了。

不错,他正在整理自己的文章准备结集成书,这就是第一篇。问题是,他从来没有给任何人看过,包括李斯和韩非,那怎么这个胡乱竟然会背呢?

“你,你还会什么?”荀子问。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胡乱念道,他只记得这几句了。

荀子半天没有说话,李斯也感觉很奇怪地看着胡乱。胡乱内心忐忑,如果荀子再让自己背的话,自己真的就什么都不会了。

“好,我相信你。”荀子说,不等胡乱说话,紧接着说道:“既然你会背诵我的文章,说明你已经偷师我了。所以,你必须要做我的学生。”

荀子的话说得十分坚定,不容拒绝。胡乱正中下怀,他的感觉就像不小心搞大了谁女儿的肚子,于是被迫成了他的女婿一样。

就这样,胡乱成了荀子的弟子,李斯和韩非的师弟。不过,荀子给了胡乱更多的自由,譬如他可以随时请假不上课,他还可以去向其它大师请教,包括孟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