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不满意,多少瞎折腾

标签:
杂谈 |
领导不满意,多少瞎折腾
http://51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2/6/11/15/u49189588_12d70bdb0c4g214.jpg
南京兴隆大街旁的南西营村是个待拆迁的城中村,有关部门嫌居民的土房子难看因此修建了一堵“遮羞墙”,这一举措引发民怨,近日南西营村所在的赛虹桥街道城管科又偷偷将这处遮羞墙强行推倒。
(《扬子晚报》2010年12月5日)
真的是一拆一建,诲人不倦。本来是个待拆的城中村,偏偏要去建个“遮羞墙”,结果丑没遮住,反而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不便,引发民怨,于是这堵建起不久的“遮羞墙”又遭到了拆除的命运。
但读者诸君千万不要以为是民众的怨恨才导致了“遮羞墙”的倒掉,在笔者看来,民众的怨恨还没有如此大的力量,使“遮羞墙”倒掉的只是“领导的不满意”。
不知道领导不满意的是“遮羞墙”本身呢还是“遮羞墙”引发的民怨?又是哪一个领导的不满意?
显然,在此事件中,街道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力量,他们只是执行者,起决定性的只能是他们的上级领导,更明确地说,是市住建委。
但我疑心,恐怕也不会仅仅是住建委的领导不满意。自从新闻媒体披露后,“遮羞墙”成了所谓的负面新闻,按照现行的时髦做法,是需要做好积极的应对的。
不知道拆掉“遮羞墙”,重新规划出新是不是应对的主要措施?从善如流固然好,但由此造成的损失不知道该由谁来埋单呢?
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决策的随意性是何其的普遍。无论何处的地方政府,大多声称自己是依法行政的,我们的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公共决策应当遵循的程序,但为什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些程序都会被抛诸脑后,事先不做评估,方案从不公开,某些人拍拍脑袋就决定工程上马了?这样的工程,必然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公开性,必然会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
确实,工程建了又拆,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金,这些可都是纳税人的血汗。更恶劣的是,所谓的“遮羞墙”成了横亘在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巨大障碍,割裂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这种不信任对民众的伤害要远大于一个扰民的工程,远大于白白浪费的一笔钱财。因为,决策没能纳入法定的轨道,谁能预料得到明天会发生什么?多少荒唐的闹剧又会随时上演?这次是领导不满意,所以推倒重来。假如领导很满意,潜台词是不是不管民众有多少怨言,“遮羞墙”会屹立不倒,而且还会作为政绩倒处宣扬呢?
事实上,从整个事件的经过来看,不管是建当时的“遮羞墙”,还是如今的规划出新,决策者从来没有考虑到工程会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影响,也从来没有考虑到工程的投资与收益,他们考虑的只是如何博得领导的满意,因此不计成本、不怕折腾。只是,如果领导的领导仍不满意,那么又该如何收场?
后一篇:强权面前,都是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