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钢铁热点看法

2024-02-05 15:12:35

1)    以局部区域标准和区域市场,不以全国市场或全球市场为目标和评价标准,新投产产线,造成很多局部(地区)先进或领先,实则,全局过剩的落后产能。近几年,新上的中厚板生产线,新上的带式焙烧机。

2)    有些是限制产能扩张惹的祸,产能值钱的时代,造成了名义产能和实际产能的差异。名义上小,实际上大。因此,实际产能远大于额定产能。总之,产能是有价,就相当于批条有价值一样,其实,是计划经济的手段,而非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的手伸得太长。

3)    产能盲目扩张,追求规模,造成效益下降!设备更新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而定的,被当地政府逼着改造和更新,设备新了,设施都上齐了,产品质量改善了,最终产品价格上不去,企业盈利状况下降。近几年搞得超低排放,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都是属于高大尚项目,技术上没取得重大突破前,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实则是数据上屏幕的改造,以前,在一个计算机里显示,现在,在不同的屏幕上显示,为的是好看,让不懂行的看着先进水平高,实际上,导致了能耗和消耗的增加。

4)    以前,坚持市场理念,不折腾,专注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在历次经济波动中,都保持着清醒头脑和稳健的做派,因此,连年盈利的某南方钢铁厂(三明)。每年参加原材料大会的领导们都带头听会,这小事,在国企中不多见。近几年又是改造,又是翻新,结果造成了亏损。

5)    有些是消除竞争惹的祸,企业兼并中,民企间兼并是基于市场、资源、布局、资产等要素,重新分配,国企间的兼并重组是基于权力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国企间的兼并,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减弱,而拍马屁迎合上级的氛围大大增强,人们的心思没用到真正该用到的地方,用在了人际关系上,看领导脸色行事,成为最高准则,企业能变好,是笑话!

6)    企业遵守法律,其余交给企业来做,政府等着收税就完,不介入经营,权力介入企业,企业就不是企业,企业变官场,企业经营看官员脸色,不看市场行情,市场好时,政策不让你提产,限产,市场不好时,为政绩,命令企业增产。搞企业的人不堵市场,赌政策。紧盯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有创新的动力,靠上级政策红利续命和维持的企业往往就会无病呻吟,根本就没把心思用到创新上!政策一断奶,就玩完!

7)    市场和矿石价格之悖论,消耗铁矿石的主体(私营的钢铁企业)是遵守市场规律的,市场的中间环节却想控制价格,但他们既没资源也没机制来保证更加公平的交易,因此,私企认为,中间环节存在不利于他们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都想直接在市场上购买,不愿通过一个集中采购的大公司来采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