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话高尔夫 |
刚刚淘得一本好书,Jack Nicklaus的'My Most Memorable Shots in the Majors'。从书名上就可以对内容略知一二,该书记录了金熊参加的所有大满贯赛事中的54个经典击球,不仅包括成功的还有失败的,每个击球都按照“当时的场景”,“我的思考过程”,“击球”以及“经验总结”四个方面详细进行论述,不仅包括了技术要领,强调了球道攻略,更详细描述了在大满贯比赛那种残酷的你死我活的环境下的心理活动,不论对于业余爱好者还是对于要参加比赛的职业选手,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好了,不给它作广告了,还是翻译其中一段和大家分享吧。
这个击球是发生在1970年的英国公开赛上,比赛的场地是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在最后一洞第18洞,358码的四杆洞。
当时的场景:在第三轮和第四轮比赛中我总共出现了8次三推,但对手在Doug Sanders在最后一洞的推杆失误给了我第二个机会,我们俩打平进入决赛。决赛在还剩下四个洞的时候,我领先四杆,而此时Doug开始发威。站在最后第18洞,看到他精彩的发球,而我领先的杆数已经缩短为1杆,我的脑子里想的是要抓小鸟。此时风向是顺风,我决定直接攻果岭。于是我脱掉了外面的衣服,拿出我的Driver, 然后大力开球。球穿过了果岭,落在后面半坡的长草里,距离出界只有几英尺的距离。而随后Doug的切杆成功,他的球距离洞口有大约5英尺的距离。
我的思考过程:Doug自从14洞开始推杆就非常稳定,我相信他不会重复昨天的错误。这就意味这我接下来必须两杆进洞,否则就会进入另外突然死亡的决赛。但我球的位置在一个向下的陡坡处,同时面临一个下坡的果岭,如果我获胜心切用力过度的话就会受到该洞最著名的'Velly of Sin'的惩罚。不过幸运的是球旁边的长草是朝果岭方向倾斜的,这样就会减少球杆被长草绊住的可能。
击球:果岭旁边在压力下能最大限度的给我信心的球杆是我的沙坑杆。我拿出沙坑杆并且做了好几次试挥,站好站姿并保持手的位置精确地处于球的前方,以保证能够平行的按照坡度来挥杆。到了真正的击球了,我站好位,告诉自己好几次,“保持稳定”,然后开始挥杆。球飞离地面近乎完美地落在果岭上,并继续滚动,距离洞口大约8英尺停了下来!我一推成功,激动地跳了起来,手中的推杆也飞了出去,差点砸到可怜的Doug的脑袋。我在高尔夫的发源地获得了冠军,当时的喜悦是无法控制的。
经验总结:职业选手在全挥杆击球前很少做试挥,但你会很少看到他们在切杆的时候不进行多次试挥的。所以在那些关键性的短杆击球前,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找到并且锁定那种‘感觉’。
怎么样,看了以后有点收获吧,等有时间我再多翻译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