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阿拉善(二)

(2013-10-28 20:11:16)
标签:

内蒙古

阿拉善

自驾

摄影

旅游

    (接前文)  

 

 

     第四天,10月8日

 

    今天比较从容一点,8点钟才开始出发去看金塔胡杨。

    金塔胡杨景区全称好象是叫“沙漠森林公园”,离县城很近,可能也就5公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公园居然不收门票,每车只收10元停车费。我们原定时间是8点半进公园,10点离开,然后前往额济纳。当时我想,不收费的公园,可能没什么看头,一个半小时是不是长了点哦。谁知进入公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沙漠、湿地、湖泊、红柳、芦苇、胡杨........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穿越阿拉善(二)

 

    第一次看到美丽的胡杨林,大家都很兴奋。一阵疯拍。我们一行中最年轻的小美女既当模特儿,又当导演,把我们这些大叔大妈也折腾得够怆。

 

穿越阿拉善(二)

穿越阿拉善(二)


    九点半、十点、十点半,一直到十一点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景区。

    我想,可能用不了几年,人们去额济纳胡杨林时,也会蜂拥至这儿来了。这片胡杨林据说是人工栽培的,很年轻。公园也带有较明显地人工痕迹,不象额济纳胡杨林那样自然、原始、粗犷。但金塔胡杨的秀美,与额济纳胡杨林形成反差,正好互补。

    只怕到那时就不会再有“免费的午餐”了哟。

   

穿越阿拉善(二)

 

    从金塔沙漠森林公园出来,我们车子驶向内蒙古额济纳旗。其中,从金塔县城到双城这100公里,是头一天走过的。中午12点过,我们再次来到双城。就在路边一家“回家看看饭店”吃了午饭。180元,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和头天在金塔县城那顿晚餐相比,那顿饭虽花了210,但其中酒钱就是60。饭菜才150。金塔,真是个值得留恋的地方。

 

穿越阿拉善(二)

 

    饭店前方有块路牌,向右,就是我们昨天来的方向,阿拉善右旗;直行,通往东风航天城,也是通往额济纳方向;向左,通往十四号生活区。这得简单介绍一下金塔县。金塔县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有点明白了,我们熟悉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是路牌上写的航天城,其实大部分就在金塔县内(另有部分在内蒙的额济纳旗)。从双城开始往北到额济纳,有很长一段路都是在卫星发射中心的区域内行驶,这一段是严格保密路段,所以许多地方都是以编号代表地名。

    在双城我们看到一条令人胆战心惊的告示牌:窃密必被抓,抓住就杀头。路边上还有严禁停车的警告。特别是在火箭发射场边的那一段路,立有严禁拍照、严禁使用无线电、严禁使用手机等警告牌,据网友说,有自驾在此摄影被卫兵抓住审查了5个多小时才让离开的事例。我们可不想惹麻烦,所以尽管火箭发射架近在咫尺我们也没敢停车和拍照。但我也看到大胆的,我们前面一个车就停下来,一位女士拿了个单反冲下车,跑过公路到火箭发射场的铁丝网前对火箭发射架拍照。不知这些家伙后来有没有事。

 

穿越阿拉善(二)

 

    在沙漠和戈壁公路上行驶,常常能见到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如在通往额济纳的路上,就看到风将薄薄地一层沙贴着路面吹过。就像一条条纱巾铺在公路上,随风飘动。

 

穿越阿拉善(二)

    戈壁中的海市蜃楼,更是常见。特别是笔直的沥青公路,始终感觉公路尽头的路面上有一层水。有车时还能看到车的倒影。更神奇的还是戈壁尽头常常会出现湖泊的影象,远处的山丘就象湖中的岛屿,植物也象长在水中一样。上图是我在通往额济纳的路上拍的,肉眼看非常非常远,这是用长焦拉近了拍的。(在返回银川的路上我还拍到更逼真的海市蜃楼图片。下集呈上,敬请关注!穿越阿拉善(二))

 

穿越阿拉善(二)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到了额济纳的黑城景区,景区大门就在通往额济纳旗的公路边上,离额济纳旗政府所在的达来呼布镇大约还有30多公里。

    实际上,靠公路边真正的景点是怪树林,黑城遗址通过一条支路进去还有10公里。我们在网上看到额济纳旗物价部门对怪树林和黑城定的门票价格分别是30元和50元。我们还在商量,是不是只去怪树林,不去黑城,因为从摄影来说,黑城的性价比不高。但走到景区门口一看,傻眼了。他们把黑城、怪树林等景点圈起来了,不允许自驾车进入,只能乘坐景区交通车,然后把各景点的门票加交通车票绑到一起。115元。爱去不爱,看你怎么办。

 
穿越阿拉善(二)

    即使黑城、怪树林一起游玩,也比我们原计划的80元多了35元的景区交通车费,没有办法。

    我们先游黑城,等到太阳要落下时赶往怪树林。大多数摄影爱好者都是这样选择的。

    我在怪树林还有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拍到了“金星合月”的天象奇观,见我10月15日的博文《我拍到了“金星合月”》。

 

穿越阿拉善(二)
 

    晚8点多钟,我们赶到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刚踏进达镇时让我们吃惊不小。笔直的公路,双向六车道,再加两边的非机动车道,显得非常宽阔。公路两边一栋栋政府机关大楼,在各种灯光衬托下非常宏伟壮观。还有在内地许多地级市都见不到的五星级酒店。很难想像这是个在大漠深处的县级城市。

 

穿越阿拉善(二)

    第二天我们在城里转了才知道,晚上看到的几条街是达来呼布镇的新城,这些楼房全是新建的,把一些机关和银行等单位都搬到这几条街上来了。真正的老城还是和其他县城差不了多少。

    我们是提前在网上订的旅馆,是个家庭旅馆,按老板的说法,还是别墅。其实就是统一建造的农民新居,就在新城边,和上图这个五星级酒店咫尺之遥。

    到达旅馆很晚了,放下行李又开车出去找吃的。家庭旅馆的情况第二天再作介绍。

   

   

    第五天,10月9日

 

   这是我们最轻松的一天。

   从5号以来,几乎天天都是起早摸黑,长途奔波。特别是三位开车的,更是劳累。所以这天我们没作特别要求,什么时候睡醒了就什么时候起来。但实际上,大家还是8点钟左右都陆续起来了。不过和前几天相比,这已经是很晚的了。

 

穿越阿拉善(二)

 

    起来后我细细地参观了一下我们所住的别墅(我们姑且就把它叫作别墅吧)。

    这是个联排别墅,我们住的是最边上一套,一楼一底两层,正门有个小花园,不过我们别墅主人没有种花,现荒着的。而且正门是锁着的,我们都走后门。后门外有个大院子,停两部车后还空许多。别墅底楼有客厅、饭厅、厨房、卫生间和一间卧室。二楼有三间卧室和一个卫生间。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我们8个人,天天洗澡,开始还担心热水不够,但实际使用热水还能保证,就是水量太小,洗起不过瘾。房主人是一对夫妻,他们在院里搭了一个棚,棚下安放两个小帐蓬,我们入住后他们晚上就住小帐蓬,每天只在早上进屋洗漱后一天都不见踪影,女主人说是在胡杨林景区牵骆驼。

    我们在这儿住了三晚,很有家的感觉。唯一不方便的是早上卫生间有点紧张。我们每天房价是1000元。人平125元,还能接受。因为已经是长假之后,价格降了不少。据说长假期间几千一晚都住不到,许多人只能住帐蓬。

    早餐,我们找了一家当地居民去得最多的拉面馆,果然没找错,拉面很好吃。一个人10块不到,吃得很过瘾。可惜,店名忘了,不然推荐给大家。

    早餐后驱车赶到一道桥胡杨林景区大门,人不算太多。一看票价,怎么又和我们之前在网上查到的不一样?当地物价部门规定的票价:额旗胡杨林主景区一次使用的门票150元/人,实名联票制门票200元/人。八道桥景区20元/人。他们现在把主景区和八道桥景区又绑到一起了。一次使用的门票170元/人,实名联票制门票220元/人。八道桥景区主要是玩沙。我们已经深度游玩了巴丹吉林沙漠,八道桥对我们来说是小儿科,没必要再去,但现在票给你绑在一起,你不去也得交钱,真有点被拦路打劫的感觉。因为我们要在额济纳玩两天,买联票制门票才划算,也就是说,花220元,可以不受次数限制地进入胡杨林景区。买联票制门票,要登记身份证,我们有几个人把身份证丢在旅馆了。算了,反正天也是阴的,没有蓝天白云,摄影效果不好,打道回府吧。下午再来。

 

穿越阿拉善(二)


    回府路上,经过一片胡杨林,免费的景点也如此漂亮。停车,钻进林子一阵好拍。我们小美女的背影和金色的胡杨被我收进了相机。

   

穿越阿拉善(二)

 

    到内蒙来,除了赏美景,还得尝美味。内蒙的美味肯定就是羊肉了哟。中午,我们奔向在网上早已看好的“从头到蹄羊肉馆”,整了一顿从羊头到羊蹄的全羊餐,共花费308元。是除沙漠那顿晚餐以外最贵的一餐。大家吃得非常满意,我是不大喜欢吃羊肉的,但也吃了不少。

    额济纳还有一样东西非常便宜也非常好吃,知道是什么吗?哈密瓜! 我们在金塔县花七块五买了一个,小美女直说好吃,一到额济纳她就嚷嚷着要吃哈密瓜。吃完午饭,我们就一路寻找到一个水果摊,只见小美女下车,不一会儿,抱了9个瓜到车上。你们猜多少钱?20元,8送1,平均2块多钱一个。我们中一位不屑地说,这算啥,网上说的,到瓜地里去,只管捡,这儿的哈密瓜多得常常烂在地里,许多都是拿来喂羊子。想想金塔县,七块五一个,离额济纳不过300多公里。真是冰火两重天呀!

 

穿越阿拉善(二)

 

     八位董存瑞,不过举的不是炸药包而是哈密瓜。这又是小美女的杰作。

    

穿越阿拉善(二)

 

     午休后,我们才不慌不忙地去了胡杨林景区。游览了一道桥、二道桥。

     我们小美女成了当天下午的绝对主角。她在沙漠中游玩时把单反的充电器搞丢了,她的相机电池又和我们相机充电器不匹配。当不成摄影师,正好给我们当模特儿。开始还只有我们几个人给她拍,到后来,只要她一摆POSE,就一群长枪短炮围了上来,我们反倒被挤到一边去了。

 

穿越阿拉善(二)

 

    尽管国庆长假已过,游人还是多,以中老年人为主,长枪短炮背着,三角架扛着,大都是高级相机,有的甚至挂了两台,真是“武装到牙齿”。听口音,发现四川、重庆人居多。一同行者说,不是四川、重庆人多,是因为四川、重庆人爱闹,声音又大,所以到处都听到夹着川普的四川口音。也许吧,不是有句四川言子吗,“四川麻雀闹喳喳”。

 

穿越阿拉善(二)   

   

    发一张用卡片机全景模式拍的二道桥风景图片。其他胡杨林图片以后再发专集。

 

 

(未完待续) 

 

 

梦中的阿拉善

   这首歌把阿拉善的特色和美景都唱出来了,很好听。值得推荐。

 

 

相关博文:

穿越阿拉善(一) 2013-10-22 20:53

我拍到了“金星合月” 2013-10-15 20: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