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曲突徙薪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家主人请一位客人去参观他建的新房,客人见主人家厨房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草,因此向主人建议道:“你这烟囱要改成弯曲的,柴草要搬到远处去,不然容易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没有作声。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亏得邻居及时赶来把火扑灭,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事后,主人杀牛摆酒,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他特地请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首,其他的则按照出力大小安排座次,却偏偏没有请不久前建议他改砌烟囱、搬走柴草的那位客人。席间,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时你听从那客人的话,把烟囱改砌成弯曲的,并把柴草搬到远处,那么就不会失火,也就不必杀牛摆酒了。今天你论功请客,怎么就把那位客人忘了呢?主人听了这番话,顿时省悟,马上把那客人请来,并奉他为上宾。这个成语故事比喻预防灾祸,防患于未然的意思。
这次汶川大地震,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抗震救灾的英雄,我们在宣传、表彰这些救灾英雄时,是不是也不要忘了那些在平时把好建筑质量关,做好灾害预防工作的人们呢。如果不是他们,这次大地震不知还将增加多少屈死的冤魂。他们也应该是英雄,也应该被奉为上宾,被宣传和表彰,被我们牢记。
捐资建造四川北川县希望小学的四川汉龙集团的句艳东等人以及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他们就是这样的英雄。
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正在上课的学生都被措手不及的灾难永远地掩埋在了废墟下。
http://www.jyb.com.cn/xwzx/gnjy/zhbd/W020080526448815665739.jpg
然而,在受灾最重的北川县,离北川县城仅15里的一所全国百强希望小学——刘汉希望小学,三层教学楼没有塌,483个孩子和全部教职员工全部安全撤离。该校教学楼是1999年由四川汉龙集团捐资52万元、县镇筹资20万元共同兴建的。负责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工程监理的汉龙集团办公室主任句艳东要求施工方,按照设计,沙子、水泥和碎石的比例,水泥的标号必须用够,量也必须用足,否则混合起来,一剥就会掉——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相关的质量标准还有,建筑材料中,外表光滑的河道中的石头,坚决不可用,必须加工成碎石;扁石决不能用,因为它会迭在一起,影响建筑质量。句艳东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为可控的质量。句艳东还骄傲地说,汉龙集团在绵阳五所希望小学建设均由我亲手经办,而此次大地震未能撼动一幢,五所学校巍然屹立!师生未损毫发!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在绵阳周边非常有名。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连续1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地震发生后,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但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叶志平。http://www.027bbs.net/uploadfile/forum/2008-05/121171789019024.bmp
上世纪80年代中,学校实验教学楼建设时,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楼建好了,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叶志平当校长后,下决心要修好这栋楼。1998年,他发现该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1999年,他又花钱,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对新建的楼,他的要求更是严。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只贴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这次大地震,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不会错。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刚搞紧急疏散时,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椅子走,怕椅子绊倒人。那天地震,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
从刘汉小学和桑枣中学的幸免中,我们似乎得出这样的结论:
合格建筑+负责的校长+地震多发区平时的“疏散”训练,是这两个学校的师生“无一损失”的根本原因和可靠保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