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客运索道
看过电影《疯狂的石头》一定还记得那个从索道上掉下去的易拉罐砸坏宝马车的镜头吧。索道,你也许并不陌生,许多旅游景区都有,但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过江客运索道,国内可能只有在重庆才能见到了。
环绕山城,生生不息自西向东流淌的长江和嘉陵江,成了人们出行与外界交往的负累。上个世纪70年代,全市主城区的过江交通主要靠36艘渡轮。爬坡上坎去乘船,洪水季节要断航,大雾天要停航,两江三岸的人们相互来往极为不便。而修大桥,投资太大,当时重庆的经济实力还不可能大量地建桥。因此,过江客运索道就应运而生了。
重庆目前有两条过江索道,嘉陵江索道和长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于1982年1月1日建成运行,是国内第一条跨江公共客运索道。索道南站位于渝中区沧白路,北站位于江北区金沙街,全长740米,客厢定员50人,双厢对开,单程运行一次约2.5分钟。嘉陵江索道建成,曾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当年,《国际旅游》杂志国际版还将嘉陵江客运索道的外观图景作为了封面。
嘉陵江索道运行之初非常风光,它就象连接江两岸的“公共汽车”,每天每班都是挤得满满的。日客运量曾达到一万人次以上。对外地来渝客人来说,重庆的过江索道十分有趣,就像坐飞机一样好玩,坐在上面腾云驾雾似的,又能居高临下的观江景。我一个堂弟从老家来玩,我带他去看索道,他就一定要去乘坐,结果我们从渝中区乘坐到江北后不下索道又坐回来,一去一来坐了两次却只买了一次的票。
长江索道于1987年10月24日建成运行,连接渝中区长安寺和南岸区上新街,索道全长1166米,也是双厢对开。
横跨长江和嘉陵江的索道在山城重庆作为城市交通工具运行了二十多年。但随着多座长江、嘉陵江大桥的建成,索道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作用在逐渐减弱。由于乘坐索道可在空中饱览长江、嘉陵江两江夹一城的壮观景色,目前,索道已经成为部分游客山城旅游的新选择,成为游览重庆的“景点”之一。特别是《疯狂的石头》等几部在重庆拍摄的影片都有索道的镜头,许多来渝旅游的客人更是慕名去乘坐索道,体验一下电影中的那种感觉。今年春节期间,索道乘客较往年同期增加了200%,其中大部分是观光者。因北,重庆将对索道交通进行旅游开发,如装上桌椅,安上玻璃拓展视野。改变运行方式,放慢速度,在中途稍作停顿方便观看山城建筑和两江汇合点等。改造后的索道“空中游”将成为“重庆一日游”的项目之一。

嘉陵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

长江索道

夕阳下的索道
五、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分地铁和轻轨,重庆的第一条轻轨--轨道交通2号线于2004年6月建成并试运行,2005年6月18日正式营运。轻轨,许多人都不陌生,国内好几个大城市早就开通轻轨了。但重庆的轻轨却与众不同,它是国内第一条高架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跨座式单轨交通具有噪音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快速便捷、占地少、造价低、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是现代化城市快速轨道立体交通的一种新形式。目前,应用跨座式单轨铁路最多的国家是日本。1964年,日本东京修建了从市中心到羽田机场的跨座式单轨铁路,全线实现计算机集中高度控制。该线成为旅客出入羽田机场的重要通道。后来,日本又建了大阪线、北九州线等跨座式单轨铁路。另外,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也都修建了自己的跨座式单轨铁路。
重庆是山城,为丘陵地理特点,故选择噪声低、爬坡能力强、转变半径小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这在我国尚属首次。重庆轻轨二号线东起重庆市区商业中心较场口,西至大渡口区钢铁基地新山村,途经临江门、大溪沟、牛角沱、李子坝、大坪、杨家坪等地段,全线长17.
54 km ,共设17 座车站。全线建成后可达到高峰小时运送3
万人次的客运能力,初期年客运量1. 5 亿人次,远期年客运量3
亿人次。线路分左右线双向行驶。重庆轻轨还与其它轻轨不同之处在于,其它轻轨都是在地面行使,而重庆的轻轨却是在空中、地面、地下行使,真是名符其实的“立体交通”,其中空中最多,高架轨道梁占全线的83%。
重庆规划建设六条轨道交通线。几天前,即4月6日,一列轻轨列车从施工中的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重要节点工程嘉陵江轻轨专用大桥下穿过。当日,重庆轻轨三号线一期工程又正式开工建设,这条轻轨线将跨越长江和嘉陵江,还要从我家附近通过,预计2010年建成试运营,呵呵,今后我出门坐轻轨就方便了。今年6月,在庆祝直辖十周年之际,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重庆地铁也要开工建设。重庆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新时代。

轻轨雄姿

轻轨雄姿

轻轨雄姿

轻轨雄姿

沿江行驶的轻轨

壮观的“立体交通”

沿江行驶的轻轨

乘坐轻轨的人们

漂亮的轻轨地下车站

悬在空中的轻轨高架车站
注:以上图片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特此说明。(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