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纪录短片的十年

标签:
上海国际电影节2002纪录片电影节十日谈电影101杂谈 |
分类: 电影101工作室的故事 |
2002年
2002年6月8日到16日,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
在过去的两届电影节上,也就是1999年和2001年的电影节,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在电影节举行期间,自己组稿、排版、印刷、免费派送了一份名为《电影节十日谈》的小刊物,这份刊物每天下午都在上海影城和环艺电影城发放,以真实自由的方式,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了电影节的好与坏,让电影节不止有一种官方记忆。
2002年电影节,由于人手不够,《电影节十日谈》无法操作,因此他决定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身边的友人里只有y有一台小的dv机,很快就到了手,但这台机最大的问题是收音不好,所以仍需要一台,于是他想到了c。c因为参加电影101工作室的观影活动被感染,所以从一个金融新贵,转成了影视制作公司的小主管,一定有机。在逛了一圈大自鸣钟之后,他打电话给了c,c一口答应。
5月底,他们约在黄陂路的香港广场见面,c演示了一次机器的用法,他拿出了y的dv记录了演示的过程,似乎这台机器的卡扣不太好,进带的时候有时会停滞。
一天后,也就是5月30日,电影节开始预售个人票的日子,他带着c的机器去了上海影城,拍摄了当天一早观众排队、选购、黄牛与观众热烈讨论的情况,并采访了几个购票者。
9天之后,电影节开幕,他重返影城拍摄了售票窗口的情况,此时正值著名制片人阿瑟科恩来影城做见面会,于是拍摄了一块欢迎科恩的立牌的命运。由于岩井俊二带着《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来到上海,因此他也拍摄到了深夜媒体见面会的激烈场面。电影节快要结束前,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私访评委许秦豪的机会,长达40分钟的采访很是过瘾。
电影节第二天,他接到了一个法国人打来的电话,他们在影城隔壁的银星假日酒店大堂见了面,原来这个法国人是让-米歇尔傅东,当时仍是《世界报》的记者,他们聊了一个下午关于上海民间影像的情况,并去了上海当时最火的一家碟店游玩,半年之后,傅东成为了《电影手册》的主编,并在《南方周末》预言中国电影会因为影像文化的多义性多样化普及而产生极其有趣的变化。
星期二的下午,他去了永华电影城拍摄为电影节放映的西片打中文同步字幕的志愿者,两个来自华师大的女孩子接受了采访并演示了她们以极其高超的同步技巧,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中文字幕打到与内嵌的英文字幕完美同步。
电影节举行期间,万传法老师在同济大学举办了一场贾樟柯的《站台》上海放映会,当时这部电影只有在2001首届独立映像节的闭幕式上半公开地放映过,因此,这成为了当时各大电影bbs上盛传的一次放映。bbs上著名的id:liar、藤井树等都冲去了同济。他也在那里采访了前来观看的观众、学生。
由于《站台》的放映时间很长,因此与当晚的一场《黑鹰坠落》时间冲突,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万全之计:1、他在同济看一个小时的《站台》;2、然后退场赶往上海影城看《黑鹰坠落》,同时把dv给在现场的s,让s拍摄《站台》映后的问答环节;3、到了晚上,他们在影城会合,dv机器交还。
这个计划非常完美,《站台》的前一个小时看得激动不已,随后赶往影城看《黑鹰坠落》又是一次难忘的大银幕视听体验,看完后在银星假日门口,s似乎已经发烧了,但仍完成了任务。幸运的是,卡扣在电影节期间从未发生过故障。
电影节结束后,他拿着一共四个小时的素材,去了c的公司,对着监视器、拿出纸和笔记录下了需要的部分,由于许秦豪、岩井俊二的部分没有太大的有机关联,因此这两个部分被完整放弃了,而《站台》这一部分因为s拍摄时的抖动过于激烈,能用的部分非常有限,因此,最终的成片选择了:预售日、阿瑟科恩的欢迎立牌、志愿者、贾樟柯的《站台》放映采访等内容,放映时间为24分钟。由于当时流行的格式是vcd,因此成片被放置成两个格式:一个是倒回到dv带的原始格式,影碟版只有vcd。
这部影片唯一一次公开放映是在2002年11月电影101工作室举行的段锦川纪录片《拎起大舌头》放映见面会之后,由于他认为影片比较幼稚,所以取名为《小学生作文选之记2002上海国际电影节我最难忘的几件事》。
2012年
他决定把原始母带找出来。自那次放映之后,他想要对两个志愿者做一次回访,在经过了几年的寻觅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其中一个女孩的msn,聊天之后才发现一个在当白领,另外一个已经出国。2008年,他在上海大学举办的巴赞纪念研讨会上重逢了傅东,但没来得及交谈就去忙电影节了。2009年电影节,在法国电影新浪潮纪念研讨会之后的午餐上,他再次重逢了傅东,这一次,他不得不遗憾地说,那个七年前拍的纪录片,似乎已经找不到了。因为两个月前,他搬过一次家,有些东西放的位置已经改变了。
自那天起,他就希望能找到这部已经被遗忘的小片子,vcd版一共没留下来几个,而且画面质量有问题,但居然在2011年底公司的杂物柜里被发现,这激起了他对原始母带的又一次热情,于是在2012年元旦休假时,翻箱倒柜找一通。
原始母带和素材带都被找了出来,顺带找出的还有2004年电影节拍摄的5小时素材,不知道何时再有时间和想法把它们剪出来。c现在是影视公司的大老板,y则在电视台和公关公司间混着,s还在原来的公司,傅东离开了《电影手册》,万传法从同济去了上戏,许秦豪和岩井俊二都在大陆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贾樟柯已经拿过了金狮奖,但《站台》仍没有公映。片子里的被采访者不知道如何了,经过了十年,他们仍在上海?仍在电影节的时候去排队买票吗?
他把母带转了出来,制成了一个全新的文件放在硬盘里,想着万一傅东再来上海的话,就可以刻录一个dvd品质的版本送。他把影片的资料添加到了豆瓣电影条目中,在等待了两天之后,收到了来自豆瓣系统的通知邮件:很抱歉,您添加的条目未通过审核。
前一篇:2011年最难忘的一件事
后一篇:图报:变形金刚3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