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云南马帮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走进巍山东莲花村,感受当年马帮驰骋茶马古道的豪情。
图文:@志远天下行
D4 寻找马帮文化之旅(小围梗村——东莲花村——巍山古城)
来大理的第三天,早起还是看到日出了,虽然还是没有朝霞。
昨晚用餐时,客栈里的四位老人家说起要自己动手包饺子做早饭,云海居的工作人员提前为他们准备了面粉和馅料。今天一大早,大家就到厨房里忙活起来,一起动手包饺子,其乐融融,场面温馨,好似一家亲,真好!包出来的饺子自然也香。据说其中一位阿姨曾经还自己开过饺子铺,绝对是包饺子界的高手。
凡是入住在云海居客栈的客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客栈做的三餐,还可以去菜地里摘菜,免费使用厨房,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不仅如此,客栈里的酒水饮料,想吃什么,都可以随便自取,真是太享受了。
吃完香喷喷的饺子,我今天计划自驾前去巍山古城,途中会顺道去两个回民村落小围梗村和东莲花村逛逛。由于今天大理的朋友没空,我一个人自驾略显孤单,便叫上客栈的张妹妹与我同行。

【小围梗村】
从云海居客栈出发,经下关,翻过一座高山,途经永建镇的小围梗村和东莲花村,然后到巍山古城,全程约50公里。
在美丽的大理,还生活着一个有着独特伊斯兰信仰风俗的穆斯林族群---回族,这里回族的饮食文化直逼中东,味道当然是极好的,值得一表的是回族民居和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巧妙地糅合了阿拉伯、汉族、白族建筑文化不同的形制和色彩,集典雅、明快、绚丽、浓艳于一体,不用说,绝对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巍山境内有回族村寨21个,建有22座清真寺,具有代表性的有小围梗村清真寺和东莲花村清真寺,两个村落相距不远,这也是我此行重点游览的村落。


小围梗村清真寺位于村子中部,是一座四层高的清真建筑阁楼,后面是一座新建不久的朝真殿,组成小围梗村清真学校。
在小围梗村外巡检河上,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廊桥——永济桥,是茶马古道上的古桥,始建于明万历元年,又名巡检桥。桥头墙上镶砌的《永济桥碑记》,为明代大文学家李元阳撰写。作为省级文保单位,为保护古桥,如今在这座桥旁新修了一座水泥桥供大家通行。但是不幸的是,桥上的木栏上和砖石上,还有被许多路人乱涂乱刻,破坏严重,好可惜。
小围梗村除了清真寺和永济桥值得一看外,对历史人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到村子东面山坡上的东栅门古城墙遗址,别看这堵又小又破的墙城,当年可是杜文秀起义的地方。小围梗村就是曾经建立大理政权十八年的杜文秀的故乡。另外还有忠义堂和义学堂两处遗址,由于语言不通,我并没有找到,实在可惜。
小围梗村不大,可看景点也不多,游览时间只需一小时。出来后便真奔距此不远的另一座回族村落——东莲花村。
【东莲花村】
东莲花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巍山红河源头,有600多年历史,它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村中古院落、古民居众多,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
来到东莲花村,主要有五个看点:回族风情、马帮文化、茶马古道、清真寺、三马大院。除马如骥大院要收费外,其余如马如清大院、马如骐大院、清真寺、马帮文化博物馆等,都可以免费进入参观。

(马如骥大院门楼,右侧的小院现辟为“马帮文化博物馆”。)

(马如清大院门楼,这座门楼的特别之处,在于门楼上方,还有一座六角阁楼。)

(马如骐大院,现改建为一家餐馆和民宿。)

(转角楼,上面开的两个小窗,是作为护院用的枪眼。)

(马如骥大院里的三层楼阁,是东莲花村里,除了清真寺宣礼楼外,最高的民居建筑。)

(马帮文化博物馆,有时间值得有心去领略。这是一处还原马帮行走茶马古道休息的雕像场景。)
在马如骥大院右侧是一座两层的院落,现开辟为马帮文化博物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云南刚刚开放时,聪明的东莲花村人便把自家的骡马拉出来,组成马帮驼队,开始下南洋运输贸易。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东莲花村的马锅头(马帮头目),特别是马氏三兄弟有了丰富的资本积累,成为云南著名的大马锅头,纵横政商界数十载。
马如骥三兄弟他们在故乡修建了三座大宅,如今成为了巍山及至整个大理古建筑的集大成代表。每个院落规模宏大,云南传统的建筑风格——三坊一照壁、走马转角楼、四合五天井在这三座大院里面都能体现出来,如此繁复的结构,在云南建筑史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六合同春。

(东莲花村清真寺宣礼楼)

(东莲花村清真寺朝真殿)

(朝真殿悬挂着当年国民党陆军少将所赠的的“诚一不二”匾额。)
东莲花村清真寺如今为村委所在地,也是本村信教群众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整个清真寺为一楼一大殿,东西大小各二院,东进正大门,南北两侧通街心的布局风格。巍峨壮观的宣礼楼位于清真寺正中央,为四层14米高,它是伊期兰标志性的建筑,一层有村史展览,不过没开放,二三层是清真学校,登上四层楼顶,可揽东莲花村全貌。其后的朝真殿为九转十一型结构,体现了中国殿宇与伊斯兰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古朴典雅建筑风格,可容纳上千人同时礼拜。
小贴士:
1、进东莲花村游览不用收门票,村口还有免费停车场和导览图,村子不大也不小,细细参观的话,需要花上两个小时。
2、马如骐大院如今已成为一家可提供餐饮和住宿的地方,这倒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即可吃上正宗的回民菜肴,还可入住当年大马锅头的大宅院,体验当年马帮驰骋茶马古道的豪情。可惜村中游人不多,大多数时候,马如骐大院大门紧闭,没有对外营业。
【巍山古城】
在东莲花村花的时间较多,导致我们赶往巍山古城时,已是中午一点左右了。与我同行的张妹妹,便叫我急忙赶往古城内的小吃街,就想吃那一碗正宗的苏老三一根面,可惜还是没赶上,人家中午十二点就打烊了,这是她第二次来巍山,却没有一次有幸吃到这家的一根面。
许多游客来到巍山古城,都是奔着这里的小吃。巍山的小吃名气很大,品种也多,主要集中在小吃一条街上,信价比还是蛮高的。苏老三一根面、老王过江饵丝、老吴家炸排骨、粑肉饵丝、核桃糖等都值得一尝。
巍山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的发祥地,现在的古城基本架构还是明代的,古城如印,星拱楼就是印纽。拱宸楼为古城北门,也是县城中心。星拱楼和拱宸楼之间以及两侧延伸的道路叫南诏古街,是古城最精华所在。从南往北走走逛逛,可以看到许多古色古香的店铺,巍山现在还保留有很多老手艺的店铺,没事可以进去和店主聊聊天,可以了解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喔。
除此之此,巍山文庙、蒙阳公园、等觉寺及双塔、玉皇阁等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拱宸楼)

(花2元门票,登上拱宸楼,可俯瞰巍山古城全景。)

(透过拱宸楼的箭眼,望南诏古街和远处的星拱楼。)

(星拱楼)

(巍山文庙文成殿)

(文庙文成殿内供奉着孔子雕像。)

(巍山古城的老街上保留有很多老手艺的店铺,这是当地特色的彩编凳,很想买一个回家,可惜太大带不回来。)

(在老吴家餐馆点了四菜一汤,还有他们家特色的炸排骨,猜猜这些多少钱,你绝对想不到有多便宜,来巍山强烈推荐这家喔。)

(炸蚂蚱,你敢吃吗?)

(核桃糖,巍山小吃街上好多家店有卖,可以尝尝。)

(形式南方烧仙草的大理“木瓜水”,用的是纯正的玫瑰糖喔,很甜,一碗才2元。)
小贴士:
1、巍山古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细逛的话,需要花上半天以上的时间,如果从大理下关过来,建议安排两天游巍山,第一天上午参观小围梗村和东莲花村,下午逛巍山古城,晚上入住在古城里。第二天驱车前往十公里外的巍宝山景区游览,傍晚返回下关。巍宝山是一处道教名山,历史悠久,古建荟萃,非常值得一游。
2、等觉寺是巍山地区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现已辟为南诏博物馆,就在小吃街的东侧,但我们到那时,里面似乎正在大修,大门紧闭,不得而入。玉皇阁所在地现为小学,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入内的。
3、巍山的很多小吃只在早上的时候卖,过了下午一点,很多都关店了,所以请吃货们去巍山一定要赶早。我们中午错过苏老三一根面,最终选择到老吴家饭店用餐,却没想到,他们家的油炸排骨真心不错,我们点了四菜一汤,不过四十几元,超便宜的说。如果要带些特产的话,建议买些核桃糖或当地水果,价格很实在。
4、在古城西门的蒙化广场旁,有一个集市,周边有许多小吃摊贩可以尝尝,强烈推荐一家卖“木瓜水”的小摊,木瓜水形状有点像果冻,但比果冻口感软滑。一碗才2元。
“木瓜”非南方木瓜树上结的那种牛奶头似的吊吊瓜,而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取其籽,捣烂,再做成水晶一样透明的胶状物,撒入星星点点的芝麻粒,冷却后犹如果冻,却软溜溜的近乎无形,弄出些小块儿放进有冰块的糖水盆里,再放少许被北方人称为“凉鱼鱼”的食品(其实就是糯米条),即制成木瓜水。舀入碗里,新鲜诱人极了。
【西边大寺】
因只计划一天的行程,我们不能在巍山古城多作逗留,也没有时间去道教圣地“巍宝山”,只能带点遗憾离开这里,待下次有机会再细细游览古城,口味古城。
离开巍山古城,我们原路返回,途中想去网上推荐的西边大寺,结果此次不仅路途遥远,路况也不太好,驱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西边大寺所在的山脚下,见天色已晚,车辆无法直达寺庙,还需绕行很远,故而放弃,只能远远拍了张照片,再次带着遗憾离开。
西边大寺因修建在半山腰,规模宏大,层次错落,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因地处偏远,且路况不佳,很少有游客知道这个地方,就连本地人也很少到此。我们慕名远道而来,无奈放弃,实在身不由已。幸好从西边大寺返回下关途中,爬到一个山坡顶,看到蜿蜒曲折的红河,也算不虚此行了。

(远眺“西边大寺”。)

(红河源孕育着肥沃的红土地。)
未完待续……

@志远天下行 微信公众号

@志远天下行 新浪微博
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