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2012-11-11 15:08:54)
标签:

武城

服饰

中华民族

头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分类: 海丝泉州

图:@志远天下行

    在第一届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的开幕演出中,惠安女的灿烂服饰表演,引起了到场嘉宾的注目和一阵阵惊叹。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福建惠安沿海一带的妇女,素以吃苦耐劳、俭朴持家名闻遐迩,更以其奇异的服饰蜚声海内外。其风格依存,独具一格,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是中华民族服饰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为中华民族服饰增添了灿烂光辉。随着闽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经济发达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学艺术家们的摄影、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等创作,惠女服饰和惠女形象早已走出八闽,蜚声海内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惠女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在崇武镇城外郊区、山霞、小乍、净峰,妇女还保存特殊服饰,曾引起国内外许多不同学科的学者、美术戏剧工作者、旅游者的重视,并且从积极方面去探访、研究。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安女特殊服饰,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乍、净峰两个类型。每个类型可在清末至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六十至八十年代以诸阶段来看其服饰的演变。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就现代惠安女来看,她们头戴黄色竹斗笠和花头巾,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防雨淋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绿或蓝色小花,或是绿或蓝底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避风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她们还常手提黄漆小竹篮。惠安女身穿“节约衫”,比过去的“接袖衫”和“缀做衫”更富有装饰性。即减去过去繁杂的拼接工艺,胸围、袖管收缩紧贴着胸部和手臂,充分衬托出妇女身上的曲线;衣袖长仅至小臂的一半,袖口滚接二环节,一环为黄或金黄色,一环花布;衣长仅至脐位,衣沿是大幅度的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使腰间五彩塑料丝裤带和银裤链显耀示人,又可避免劳动时弄脏衣沿衣袖。布色在冬春季多蓝、黑色,夏季多苹果绿、白地柳条线或两色套装。妇女婚装则用全套黑色丝绸衣服。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下身穿的裤子,凡四、五十岁以上妇女多穿汉装“旷(宽)裤”,年轻妇女多穿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裤式腰围小、殿围大、裤虽狭小,既美观又便于劳动。民间说:“民主衫,封建裤;节约衫,浪费裤”是解放初留传至今,对妇女特别服饰的概括。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小乍和净峰类型,与崇武城外、山霞不同的是:她们也头戴黄斗笠,笠内也缀上各种绒花和塑料花。也蒙上头巾,但头巾却是缀有红色小花蕾,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也提有黄色竹篮。在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由于现代妇女多到外地做工,接触外界和见识增多,服饰也有起了变化。但上衣长度仍不过脐口,袖口为十二厘米左右,裤筒仅为三十厘米。她们还常穿红色缀绿色的羊毛背心。裤子多为裤管宽大的“旷裤”或西裤,腰部扎有红、蓝色塑料裤带,已婚者常加上银裤链,宽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为佳。过去民谚:“裤头脱脱,头顶插牛骨,肚脐亲(真)象土豆(花生)窟”。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惠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