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小武当”--泉州法石真武庙(22P)
 (2012-11-04 19:27:52)
	
			
					(2012-11-04 19:27:52)		| 标签: 泉州微软雅黑海上丝绸之路法石真武庙宋体旅游 | 分类: 海丝泉州 | 
 
 
 
 
 ↑P2
↑P2
 ↑P3:1991年1月联合国海丝之路考察团来泉州,也特别赶到真武庙考察。这是海上丝路“祈风”保航的另一遗迹。
↑P3:1991年1月联合国海丝之路考察团来泉州,也特别赶到真武庙考察。这是海上丝路“祈风”保航的另一遗迹。
 ↑P4:明代嘉靖年间,在庙前立有“吞海”石碑,意思是说真武势盛,气可吞海。
↑P4:明代嘉靖年间,在庙前立有“吞海”石碑,意思是说真武势盛,气可吞海。
 ↑P5
↑P5
 
 ↑P6:殿中祀真武大帝,龛上有巨匾“掌握玄机”系乾隆年间提督马负书所书。殿内外有当代著名书法家虞愚、梁披云、王爱琛等题写的匾额、楹联。左旁原建有观音堂,今圯。
↑P6:殿中祀真武大帝,龛上有巨匾“掌握玄机”系乾隆年间提督马负书所书。殿内外有当代著名书法家虞愚、梁披云、王爱琛等题写的匾额、楹联。左旁原建有观音堂,今圯。
 ↑P7
↑P7
 ↑P8
↑P8
 ↑P9
↑P9
 ↑P10
↑P10
 ↑P11
↑P11
 ↑P12
↑P12
 ↑P13:碑右建四角凉亭一座,有联曰:到此地静观自得,登斯亭少住为佳。
↑P13:碑右建四角凉亭一座,有联曰:到此地静观自得,登斯亭少住为佳。
 ↑P14:明代嘉靖年间,在庙前立有“吞海”石碑,意思是说真武势盛,气可吞海。
↑P14:明代嘉靖年间,在庙前立有“吞海”石碑,意思是说真武势盛,气可吞海。
 ↑P15:庙前有露庭,古榕蔽荫。为泉州一大胜境。
↑P15:庙前有露庭,古榕蔽荫。为泉州一大胜境。
 ↑P16
↑P16
 ↑P17
↑P17
 ↑P18:这里胜景天然,古木森森,山门前有一眼明代古井,名叫“三蟹龙泉”,泉水清冽甘甜,是一位李姓妇人发善施舍。
↑P18:这里胜景天然,古木森森,山门前有一眼明代古井,名叫“三蟹龙泉”,泉水清冽甘甜,是一位李姓妇人发善施舍。
 ↑P19:山门至前殿依原山坡筑砌24级石阶,置有石扶拦,上有天然巨石数块,岩上立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晋江县令韩岳所立的“吞海”石碑,阴刻楷书。
↑P19:山门至前殿依原山坡筑砌24级石阶,置有石扶拦,上有天然巨石数块,岩上立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晋江县令韩岳所立的“吞海”石碑,阴刻楷书。
 ↑P20:山门为牌坊式砖石建筑,竖匾“武当山”,有庄俊元书石柱联:仰之弥高大观在上,过此以住联步而升。
↑P20:山门为牌坊式砖石建筑,竖匾“武当山”,有庄俊元书石柱联:仰之弥高大观在上,过此以住联步而升。 ↑P21
↑P21
 ↑P22
↑P22
真武庙小记 
 
真武庙背山面海,你不觉也要朝前眺望——它的东边就是后渚港——宋元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东方第一大港,心潮起伏。真武庙所在的法石港在晋江流域的出口处,是江海交汇的港口。元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福建广东市舶的蒲寿庚出生于此,为官时又在此建造“望云楼”以望往来海舶。真武庙建在此地就不言而喻,在这里祭海再合适不过。
真武庙建在石山高阜上,枕山漱海。山门至前殿依原山坡筑砌24级石阶。登上石阶,思绪随之升腾。一方明嘉靖年间晋江知县韩岳所立的“吞海”石碑首先映入眼帘。“吞海”二字气势磅礴而又富含诗意,形象地体现泉州人勇于开拓进取的宽广胸怀。庙前有露庭,6棵千年老榕,须髯浓密,一派沧桑、一派生机!
真武庙是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考察点。随着古港雄风的宏扬,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推介,到真武庙考察、游览的游客会越来越多。真武庙周边以“蚵壳厝”风格建成的新街,一定能迎来络绎不绝的远近朋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