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晋江古厝之蔡敦福宅

标签:
蔡敦福晋江弘一六角亭红砖文化 |
分类: 八闽文化 |
走进晋江古厝之蔡敦福宅
蔡敦福宅
一层入口,在传统的塌寿上加西式柱式,两侧有弘一法师阴刻、阳刻对联,这在民居装饰中绝无仅有,这与主人蔡敦福笃信佛教,与弘一法师交情甚深有关。
二层下落券柱的七个廊门有助于通风和采光
埕头间作平屋顶,可以联系大厝与回向。埕头间上的六角亭,为家庭瞭望、休憩之用。
镜面壁身墙用模印红砖,上有福、寿文字。
蔡敦福宅鸟瞰
楼墙高高,庭院深深。东石洋下村蔡敦福宅,无论远观,或是近看,都显得堂皇恢弘。厝外清露晨光、绿意盎然,屋内雕梁画栋、明暗相谐,一派宁静祥和。
走近旅菲华侨蔡敦福建造的深宅大院,上世纪30年代闽南华侨富庶的生活图景依稀浮现。大厝正面的红砖券柱式外廊,绿釉瓶式栏杆,传递着浓郁的异域情调。红砖衬出炽热的动感美,而白石与青石雕成的西式山头与阴影之下的圆柱,却诠释着无尽的静态美,两者相得益彰,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炉,徜徉其间,不禁深深折服于匠人的缜密心思与精湛技艺。
蔡敦福故居最大的装饰亮点在于塌寿对联、诗牌,均为弘一法师所书。法师平淡从容、超然物外的风骨,镌刻在一方方雪白的花岗岩之上,给观者醍醐灌顶之醒。有意思的是,古厝塌寿石雕细部装饰看上去不甚对称,却又协调统一,深深烙下了匠人们“拼场”的印记。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驱车离开时,一抹斜阳照着古厝屋檐,奢华不再,老宅又从容地送走了一个寻常的日子。
□郑君平 文/施清凉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