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居名片】许邦光故居

(2011-01-23 08:27:23)
标签:

许邦光

泉州

林则徐

《大清一统志》

许灿昆

文化

分类: 八闽文化

许邦光故居 

  位于鲤城区古榕巷62号。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三开间三进大厝,两边配有护厝。

  许邦光(1781年-1833年),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与林则徐同榜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清道光年间泉州进士龚维琳、陈庆镛均为其门生。 

 同榜进士林则徐
  来泉必登此宅第

【故居名片】许邦光故居
古厝已200多岁 许邦光后人四处寻砖修旧如旧 
【故居名片】许邦光故居
  飞天木雕 
 【故居名片】许邦光故居
  主人淘来的旧红砖

 

  □早报记者 张文璟 石勇 实习生 宿晓波 文/图

  

  于繁华闹市中,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院。倘若不是门口悬挂着“许邦光故居”的牌子,可能很少有人会知道这里曾是大清翰林、光禄寺卿的府宅。

  淘六角红砖 买蚝壳灰

  后人一心希望修旧如旧

  从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满盆栽的庭院,条石板路、六角红砖铺就的庭路一直延伸至内院,在庭路的两侧摆放着充满古韵的金鱼缸,数条金鱼正悠然自得地戏水、觅食。

  庭院中有一个经过精心修剪的花圃,一阵风吹来花香四溢。许邦光第五代后人许灿昆,已经退休在家,经常在院子里侍弄花草。他说,先祖留下来的这一建筑,木质结构较多,是用杉木制成的。

  走进房屋正厅,前柱的拱斗上依然保留了精致的雕刻和飞天女。厅中大梁上“富贵满堂”几个字依然清晰可见,与其他梁柱不同的是,这根梁绘上了彩色图案,精美之至。主人说,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是以前用来挂灯的,要弄得漂亮一点。

  “古厝算起来也有200多年历史了,以前是有经过整修的。”许灿昆指着厅里地面上的一些六角红砖说,这就是上一次整修时铺上的,当时有的砖块都已经破碎了。

  “我喜欢修旧如旧。”为了维持原来的面貌,许灿昆特地跑到晋江磁灶四处搜索这种复古的砖头。

  后来,许灿昆还想出一个办法,为了及时补砖,他就跑到一些古厝拆迁的工地去,寻找一些“六角砖”以及红瓦片,把它们都搬回家,堆放在庭院一角,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屋脊也是比较容易老化的部分,他跑到丰泽东海一带去买蚝壳灰,来重新修葺。

  同榜进士 交情甚笃

  林则徐过泉州必登门

  据相关资料记载,许邦光为晋江青阳陈村许厝人,后迁居泉州市区古榕巷西侧。许邦光出身书香世家,于嘉庆十六年中进士后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皇帝的老师)。他是《大清一统志》福建卷编修官,一生著作颇丰,书法名噪一时。

  值得一提的是,史料还记载,许邦光和林则徐、郭尚先(莆田人)系同榜进士,三人交往甚密。许邦光长林则徐5岁,两人交谊甚笃,这一点在林则徐写给许邦光的手札中有所体现。林则徐路过泉州时,必登门造访。郭尚先也是许邦光府第上宾,日后两家还结成秦晋之好,成为美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