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回应泉州“杨阿苗故居”的屋主拒客伤人事件
(2010-02-07 14:05:16)
标签:
杨阿苗故居屋主文物堡单位泉州杂谈 |
分类: 生活故事 |
当事人回应泉州“杨阿苗故居”的屋主拒客伤人事件
2010年2月6日,两位从外地赶来的游客,慕名前往泉州的“杨阿苗故居”参观,不曾想却遭受到“杨阿苗故居”的屋主(杨阿苗之后人)用暴力行为打伤,致使两位游客的腿上多处被打伤肿青。2月7日,《东南早报》对此事进行了相关的报道(详见附文)。
看到这天报纸的报道,觉得还是有必要对此事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另外还提醒广大游客,请勿到“杨阿苗故居”参观,否则如被暴力殴打,后果自负!
事件回放:
由于这两位游客都对闽南文化和建筑艺术比较感兴趣,加上近年来,各种媒体和资料上都对“杨阿苗故居”进行过大量的相关报道和介绍,了解到这是一处闽南建筑艺术的瑰宝,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泉州市首批近现代优秀建筑之一,目前正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有大量的砖雕、木雕和石雕,是研究闽南建筑雕刻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众多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都很向往研究和参观的一处地方。所以两位游客才慕名前来参观,而且网上关于泉州杨阿苗故居的描述大部分在些旅游频道上,大体均称其为了民居典范,并没有说明不能参观,所以并未知道此处不让参观。
而且这一路上都有路牌指路,从泉州大桥往清濛方向走一两公里,便可见路边有一指示牌,上面用箭头向游客指明了“杨阿苗故居”的位置。继续沿箭头所指的方向走500米左右,便可见路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文物部门所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再到该故居院门口,也并未见到“私人住宅,谢绝参观”等提醒字样。两位游客根据路牌而来,又见院子里面没有人,当时门也未关着,也没有看到“请勿入内”的字样,便到故居的院子里面参观,但并未走进屋内,只是在屋外的院子里拍了几张照片。
才不一会儿,就听见从院门口来了一位老汉,对两位游客用闽南话喊了一声,由于太过突然,当时两位游客并未听清该老汉所喊的是什么,以为不是对他们说话,便又继续拍了一张照片。那老汉见游客没有理他,径直跑进院子里来,伸手便要用抢游客手上的相机,游客挡了一下不让他抢,那老汉见没抢到相机,从旁边抡起一根粗有10公分的树枝,还未等游客反应过来,便狠狠地用力打在游客的身上多下。
又这时,从屋子里面走出两位女人,见此情况,也并未阻拦那老汉的野蛮行为,而是质问游客为何进来,游客正想解释,那老汉又开始用树枝往游客身上打了数下,其中有几下更是将游客的腿上多处打得肿青起来。
好不容易等那老汉消停下来,游客这才可以向另两位女人解释,其中一位年轻的女的要求游客把照片删除,游客按要求把照片删除后,他们这才放两位游客离开现场。
当事人回应:
在泉州杨阿苗故居遭遇棍棒!!!
一直在外上班,2月6日放假了,我与朋友一同返泉州老家,途经杨阿苗故居。因是泉州人喜爱着家乡,也热衷泉州方面的文化典故,对于杨阿苗故居的获知,是朋友从泉州东南早报看到相关报导,据描述其为闽南建筑特色,有很多精美雕刻,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是想趁此顺路慕名访看下这所故居,未料在此我发生了件我从未碰到过的事,我遭遇了棍棒相迎!
我们顺着路标指示,来到了杨阿苗故居,一座颇具特色的闽南古居赫然在前。院子大门是敞开的,一只狗妈妈带着几只小狗在院内嘻戏。狗儿们不见生,还一起来到院门看着我们,惹不住拍下了狗儿们的模样,看着好生温暖。随着小狗们,我们来到院子里,想好好看看报导中的故居特色,很自然地拍了几张照片。正在可惜有些雕刻已残缺,此时院子大门口站了位大叔,他在喊话,我没听懂,我想应是说:“你们在干嘛?”我回到:“我们来看看故居。”我回过头又看那房子雕刻。那大叔又在喊话,我恰又拍了张屋檐的照片。未料他就直冲了过来,要抢我的相机,都不听我的解释。我朋友一过来,就被他推搡开,不容我们说话疑问,他随后从堆放在院子里树技干里拿起一根长木棍,朝我们的腿上打过来。很突然,我们当时就有点懵,也没想着躲开跑出去,就结结实实地挨了几棍子。听到屋外的响声,屋里跑出来两个女人,年纪大些的估计是那大叔的媳妇,年纪小些估计是其儿媳妇。晕的是,她们没有拉开那不可理喻的大叔,我们又各挨了数棍,那大叔才停手。我们一直在说:“很抱歉,我们不知道,这里不能参观,不能拍照。”那年纪较大的妇女说:“这是文物,说句抱歉就可以了吗?”我极为无语,既然这是文物,应归属政府,又有媒体报导过。不就是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她,关心她,一同爱护她?然而我们现在却看不得,拍不得,还有如此遭遇!这是我从未遭遇过的,以前也参观过不少故居,无论是已成景点,还是不成名的,都能有愉快的收获,或是有让人感动的故人事迹,或是感动于那儿人的热忱!
过后,他们要求我删去照片,在那位年纪较小的妇女监看下,我删去所有在此院内拍摄的照片,包括在门边所拍的小狗照片。删除完照片,我们方离开,可以说是有些惊魂,赶着离开,那刻连报警都没想起。
诚然我们可能有些冒失,没有事先深入了解该故居是否可参观,没有进里屋与主人打招呼。但常规思路,做为一个已多次被报道的省级文物故居,应是欢迎更多的人去了解与关心的,应是可以参观的,另外我也只是在院子内,看房子的外观,没有看到有人在内,也并没有朝里屋走。且换一个思路,即使我已和里屋的女主人打好招呼,从外面进来的大叔,也没容许我们解释,就直打过来了,也是白挨打了。
我是个女生,个子没有那位大叔高也没有那位大叔壮实,我想我看起来也不会像个坏人,只是慕名前去参观一座家乡的故居,却如此不分青红皂挨了几棍子,心实在难平,且有余悸!当然我不会哭天喊地说自己受了多重的伤,只是腿确实青肿了,我也不要求所谓道歉与理赔。只不想再有热心家乡文化的人遭受此罪,只是想实话实说泉州杨阿苗故居里有位不好理喻且有暴力倾向的人,若有对此故居有感兴趣的朋友们,慎行!!!
Ps:今又上网查看了下杨阿苗故居相关材料,发现在2002年1月8日,东南早报有报导:当天上午9时,这些老人前往杨阿苗故居,想鉴赏一下故居里的木刻文字,被故居房主阻拦。据目击者称,当时房主杨某与老人们争吵,手拿石头阻拦老人参观房屋,在争执中一名老人“受伤”倒地。随即,有人拨打110报警……
文章后面有提到:杨阿苗故居是杨某的私宅,杨阿苗故居是杨某的私宅,在房主没同意的情况下,参观者最终不能进入故居参观。
我想提出疑问,公路边有明显的故居指示牌,房屋旁边有明显的石碑。通常情况若对古建筑有兴趣的人,会想着去看看。而且网上关于泉州杨阿苗故居的描述大部分在些旅游频道上,大体均称其为了民居典范,而没有说明不能参观。
如果不能参观,请不要有明显指示!如果不能参观起码在屋子外围挂个醒目的牌子,这是对于一名热心家乡文化的人的保护!
一位过客
2010-2-6
事件剖析:
一、“杨阿苗故居”既然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泉州市首批近现代优秀建筑之一,而且目前正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等等等,它顶着如此多的头衔,受到世人的关注,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研究,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说“杨阿苗故居”谢绝参观的话,就应该在门口立一牌子提醒大家请勿入内。然而,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在故居的院门口并未看到有此类的标志。而且,一路上有多处路牌提示着“杨阿苗故居”所处的位置,如果此处不开放,那为何还要做这些路牌做什么?
二、政府文物部门曾多次对“杨阿苗故居”进行了专款专项的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目的就是了为防止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进一步的老化破坏,也是为了留给世人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当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研究闽南优秀的建筑艺术。如果说,政府放弃修缮,任凭其遭受破坏的话,那这座“杨阿苗故居”就会很快消失在世人面前。而且,既然政府花了如此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去保护该故居,既然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文化遗产,为何又拒人于门外?
三、如果说游客未经故居屋主允许擅入院内,是不对的话,被屋主喝诉,游客完全可以向屋主解释清楚的呀,如再不允许,游客自然会离开的。而且这两位游客也并未进入屋内,他们也只是到院子里来看,并未对此造成多大的伤害。然而,屋主还未容游客解释,便暴力欧打游客,致使游客的腿上多处受到严重的创伤,这未免也太让人感到痛心了吧。自古咱们泉州便有“满街是圣人”一说,这说明了咱们泉州人是很好客的,而且都是很有礼貌有分寸的人,然而,二话不说便打人的泉州人,确实丢咱泉州人的脸啊!
四、此次“杨阿苗故居”的屋主拒客伤人事件,已不是头一遭了。早在2002年1月8日,本地的《东南早报》就有过类似的报道(详见附文),当时,有几位老人家也是慕名前往“杨阿苗故居”参观,也是遭受到屋主的暴力阻拦,致使其中一老人家受伤。事后,屋主在民警的调解下,向游客赔礼道歉,并支付了医药费。这是可以查到的事件,其它没有报道的此类伤人事件更是很多。既然“杨阿苗故居”谢绝参观,为什么其屋主不在院门口立一提示牌,告之游客呢,要知道,“杨阿苗故居”已经是一处闻名一方的文化遗产了,而且在媒体的不断报道之下,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的。如果屋主还是一样采取这种以“暴力伤人阻客”的行为,只会是遭到更多人的唾恨。而且,这也有损咱泉州人的形象,特别是外地的游客不明就里地来这里参观,却突然遭受到如此恶劣待遇,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我相信,无论走到哪个地方,即使当地人再不讲道理,也不能手打人吧!更何况被打的游客中有女人还有老人,太遗憾了!
五、对于此次“杨阿苗故居”的屋主拒客伤人事件的发生,作为泉州人,我们表示遗憾和伤心,希望其屋主如谢绝游客参观故居的话,采取一种更为合理,更为理性的方式。在这里,也向有想去“杨阿苗故居”参观的人们说一句,慎重对待,小心为是,最好是不要去,这里不欢迎大家,还是另寻它处吧。如果一意为之,后果自负!
附文一(2010年2月7日《东南早报》报道)
杨阿苗故居谢绝参观?
游客反映:小腿被屋主用树枝打伤
当事老伯:“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市文物局:虽是“省文保”,仍是私有财产,由其后裔自行管理
早报讯 (记者许钹钹 潘登 文/图)“我们特地从外地来到泉州参观杨阿苗故居,没想到屋主不仅要抢我们的相机,还动手打人,以前参观故居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怎么会这样?”昨天早上,庄女士致电早报新闻热线22505555反映。
事件:
小腿被屋主用树枝打伤
庄女士介绍,她和朋友都对古文物比较感兴趣,昨天上午两人慕名到杨阿苗故居参观。到故居时,看见门没有关,他们便进了院子,一边看古居墙壁上精美的石雕、木雕,一边拍照。“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老伯,用闽南语对我们喊了一句,我没听清楚,继续拍照。随后他过来要抢我的相机,朋友见状过来护住我,他抄起地上的树枝就往我们身上打。”庄女士说。一旁的占先生拉起裤脚,膝盖下方明显肿了一块。
杨老伯则告诉记者,当时他出门倒垃圾,回来发现院子里多了两个陌生人,其中女孩子还在拍照,他冲女孩子喊了一句“干什么”,女孩子回答他在拍照,接着竟继续拍。他于是过去争夺相机,男子过来护住女子轻轻推了他一下,他见抢相机不成,于是抡起地上的树枝就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庄女士并非进故居被打的唯一一个游客,昨天早上另一名男子也因进了故居被杨老伯用石头扔着赶出门。“以前有人在墙外拍照,他直接用粪水泼出来。”该人士说。
老伯:
“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杨老伯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苦衷,他认为几十年来故居文物能保留得相对比较完善主要归于他的“凶”。他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故居,他养了一群狗,还曾特地托人带了两只大狼狗回来养,但两只大狼狗已被偷。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进出,那这些文物丢失了谁来负责?并不是每一个来访的人都是怀着善意的,有的人甚至打开铁门自己进来。我想声明,我们不对外开放,谢绝参观。”杨老伯指着屋前一面被盗的木雕痛心地告诉记者,文物已经丢失了不少。因此,杨老伯对陌生的来访者充满了戒心。
杨老伯则认为,房子虽然是文物保护单位,但仍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为什么要对别人开放,为什么别人可以随便进出?
现状:
故居未正式对外开放
杨阿苗故居的一部分房屋早已破败,一些泥雕、木雕、石雕在岁月的冲洗下也渐显沧桑,如何更好地保护,牵动着每一个关心它的人的心。
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出宝阳告诉记者,杨阿苗故居虽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故居仍是私有财产,由其后裔自行管理,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无论是国家所有或私人财产,都必须给予完整保护。但至于文物是否对公众开放,开放程度如何,则没有具体规定。
部门:
倡议支持对外开放
这几年国家文物局、泉州市、鲤城区等各级相关单位也给予了杨阿苗故居一定的投入和补助。例如五年前就曾对故居开展维修工作,第一期项目关于抢救性的保护和局部维修等已经完成。
“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是立志于保护和抢救文物,我们积极支持与倡议其对外开放,可以共享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物保护的成果,但开放程度要与业主单位沟通与协商。”出宝阳说。
“我们也很希望业主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古民居的保护、展示和宣传。”出副局长说,目前,他们已推荐杨阿苗故居申报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文二(2002年1月8日《东南早报》报道)
杨阿苗故居房主拦住参观者
□参观者:“既是文物,我们就能参观!”□房主:“房屋是私宅,要进房须我同意。”
早报讯文物在私宅里,房主未同意,可以参观吗?1月7日上午,市区8名老人前往杨阿苗故居参观,在门口与故居房主杨某发生冲突。经民警调解,老人最终还是进不了杨阿苗故居。
当天上午9时,这些老人前往杨阿苗故居,想鉴赏一下故居里的木刻文字,被故居房主阻拦。据目击者称,当时房主杨某与老人们争吵,手拿石头阻拦老人参观房屋,在争执中一名老人“受伤”倒地。随即,有人拨打110报警。
参观者认为,既然杨阿苗故居是文物,房屋上又挂着“文物保护”的牌子,他们就可以参观房屋里的木刻文字。而杨某认为,房屋是私宅,参观者欲进入房子参观须经过他允许。他有权不让老人参观。
倒地的老人自称被杨某“打伤”,等江南派出所民警赶到后,将老人送往金川华侨医院。经检查,“受伤”老人没什么大碍。事后,民警要求杨某向老人赔礼道歉,并支付老人的检查费用。而杨阿苗故居是杨某的私宅,在房主没同意的情况下,参观者最终不能进入故居参观。(魏华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