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返乡扫墓祭祖吃圆子

泉州俗谚“冬至小年兜”,可见重视程度,宛如过节一般。
清末《温陵岁时记》记载冬至日这一天,泉州习俗是吃冬至圆,据说,元宵丸是“头圆”,冬至为“尾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全家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而在闽南泉州的部分地区,冬至这天还是扫墓祭祖的时候,而不是在清明节。我家乡就是这种情况,因此每年的冬至,在外地忙碌的人们都会赶回家过冬至节。
算起来,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家乡过冬至节了。我先是在外学习,然后又是在北京工作了这么些年,所以总是没能赶回家过冬至,也没够去扫墓祭祖,可谓不孝啊。当然也没有机会吃到老妈做的好吃又甜的圆子了。因此,自去年回家乡工作后,离家也近了,去年冬至的时候,本来是可以在家里过的,可那时候工作超乎的忙,公司领导不肯我请假,于是又遗憾地错过了。今年工作稍轻松些,因此冬至这天请假时领导也同意了。
昨天傍晚下班后赶到车站准备坐车回家的时候,才发觉车站上已经有好些人在等车了,而现在交警又抓得严,许多班车也不敢超载。我等了几辆车都是满员不能够上去。好不容易等来一辆空车,上车时才知是加班车,不过车票也涨了不少。平时只要六七块钱的,现在一律十元,还不还价。没办法,回家的车就这趟,错过了就回不了家了。平时一到过年过节,回家的车票都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回到家时,老妈还是像往常我回家时一样,杀了一只鸡做给我吃。其实我不喜欢吃鸡肉,可我一个月就回家一两回,老妈一直以为我在外面吃不好,一定给我补补,我也不扫她的兴。其实我也清楚老爸老妈平时两个人在家时都是省吃俭用,不舍得给他们自己俩做些好吃的,因此我更希望我和姐弟平时回家时,爸妈也能给自己补补。
吃完饭,老爸老妈开始搓圆子了。记得小时候,一到冬至节,我和姐弟三人都很期待,因为可以动手搓圆子,当然,我们不是真正地搓圆子,而是可以用这些粉团捏成许多小动物,而且互相比着捏的做的好看。当然我们三个小孩子都是捏不好,最后老妈总是把我们捏得不成样子的小动物们重先搓成团,再给我们三个捏几只好看的小猫小狗小鸡。最后把搓好的圆子和捏好的小动物一起放入烧开的水中煮一会儿,等熟后捞起来晾干。
等到第二天也就是冬至这天早晨,老妈把这些圆子再放入开水锅中,加入糖煮开,然后捞起来盛在盘中,带着我们去祖厅里祭拜一下祖先。这样是让祖先们也和我们一起过冬至节。等拜完后,回到家里,老妈开始把圆子分给我们吃,可我们总是偷偷地把小动物们留下来自己玩,总是舍不得吃。而老妈这时也会把圆子粘几粒在门上。
吃完圆子后,我们小孩子们就会一起随家族的长辈们到山上扫墓了。扫墓的时候,就和别地一样了,先点上香,然后要把祖坟上的杂草除掉,接着在墓的周围放些纸钱,再烧些金纸。以前的时候,冬至这天我们还会炒一些花生带来,这些花生是用带壳的生花生直接炒的。等扫墓的时候,再撒些在坟头上,长辈们也会带些酒,陪着过世的祖先们喝些酒。
以前我们这里冬至扫墓是有些讲究的,比如扫墓时一般女人不一同前去的。只有当男人不在家,女人方可代为扫墓。比如冬至这天还会去摘些松叶和“鸡母草”(当地闽南话俗称,一种带刺的草)用红绳绑好插在门头上。不过现在这些好像都没有什么讲究了。
今年我终于回家过冬至节了,心里顿觉欣慰的许多。我姐对我说,回来扫墓祭拜一下祖先,也是希望我的太爷爷太奶奶,我的爷爷奶奶能够保佑我们这一家族平平安安,过上好日子。
今天下午我准备坐车回公司,在路上等了几辆车都不停,看来大家都是回家过冬至,等扫墓结束后又马上回去上班的。因此车都是满员,最后又是没奈,坐了一辆私人载客的小车回去的,当然这车费又贵了不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