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年轻的博士,是个废人
(2011-10-19 09:51: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思随想 |
在一个十六孩子的眼里,幸福就是留京、房子、车子,进而可能就是票子了。他的价值观就是一个字——“钱”。他的这个物质的价值观何以生成?答案就是,要“归功”于他的父母。正如传媒探讨药家鑫的成长之路一样,世人也该回放一下这位年轻博士的成长之路,他又是在何教育体系下最终如此“直言不讳”。
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都不一样,幸福的指数当然不尽相同。记得一个朋友就曾跟我描述她的孩子在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我很自然地问了一句:“不上又怎样?”她曰:“那可不行,到时候……”后面的赘述,我想做家长的都可以想象得出。为了不争辩,我选择闭嘴。其实,我倒是很想问问看,怎么就不行?!是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孩子?是自己的虚荣还是攀比还是别的什么?在众多父辈人的眼中,工作、房子、车子,这都是他们幸福的标准,也是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搓堆聊天时,都是比涨没涨工资,孩子的收入如何如何(好在,早已跟他们没了共同语言)。他们嘴里跑着“只信自己”、“唯物主义”,他们在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沿袭下来的就是这些,眼下这个鲜活的例子,让我对他们的“唯物”状态又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他们,是没有幸福感的人。物质,是无穷尽的,没有充满的时候,哪天算到头?哪天算一站?
一个眼里只有物质的博士,再怎么年轻化,再怎么学识高也没有用。他是个废人,不是知识的废人,而是心灵的废人,他不知道拿上帝赐予他的智慧用做何处。他不知道爱世人,只知爱自己,他是自私的。过不了多久,此人就会沉沦,没人再会认识他,提到他的名字;他呢,也就是茫茫世人中的一粟,没有光泽,在浑噩中失明。
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都不一样,幸福的指数当然不尽相同。记得一个朋友就曾跟我描述她的孩子在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我很自然地问了一句:“不上又怎样?”她曰:“那可不行,到时候……”后面的赘述,我想做家长的都可以想象得出。为了不争辩,我选择闭嘴。其实,我倒是很想问问看,怎么就不行?!是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孩子?是自己的虚荣还是攀比还是别的什么?在众多父辈人的眼中,工作、房子、车子,这都是他们幸福的标准,也是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搓堆聊天时,都是比涨没涨工资,孩子的收入如何如何(好在,早已跟他们没了共同语言)。他们嘴里跑着“只信自己”、“唯物主义”,他们在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沿袭下来的就是这些,眼下这个鲜活的例子,让我对他们的“唯物”状态又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他们,是没有幸福感的人。物质,是无穷尽的,没有充满的时候,哪天算到头?哪天算一站?
一个眼里只有物质的博士,再怎么年轻化,再怎么学识高也没有用。他是个废人,不是知识的废人,而是心灵的废人,他不知道拿上帝赐予他的智慧用做何处。他不知道爱世人,只知爱自己,他是自私的。过不了多久,此人就会沉沦,没人再会认识他,提到他的名字;他呢,也就是茫茫世人中的一粟,没有光泽,在浑噩中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