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开问O2O:交易与关系的连接点是什么?

(2015-12-16 16:18:57)
标签:

杂谈

更多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叶开

       O2O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的,所以我们慢慢来。

当然,O2O实践不能为了O2OO2O,而是要努力探寻商业的本质,基于基本的诉求来看如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或者创新。 

交易和关系相当于商业的左右手,不能极左也不能极右,当然也不能左右互搏相互打架。左侧的交易,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不断积分,企业从消费者获得ROI,消费者将积分兑换为礼品,这就是一个传统的会员俱乐部。而右侧的关系,是粉丝在参加品牌的活动中不断增强关系,而这些社交行为获得很多积点或虚拟币的激励,粉丝会将积点或虚拟币获得礼,尤其是个性化的礼,这些礼可能是虚拟的权益和服务,又可以转赠给社交网络上的好友,而这些好友又进一步成为品牌的粉丝,企业从这里获得粉丝的口碑,因为口碑又获得新的粉丝,这就是一个新的形式:社群。

在这个角度,你会发现:“礼”是一个核心的连接点。中国社会骨子里还是一个以乡绅(意见领袖)和家族(群族圈子)为基础的农村社会,这个农村社会中“礼”是一个很核心的东西,礼尚往来就是这个道理。你要建立关系,你要维护关系,你要挽救关系,都需要礼,这个礼不是单纯的产品、金钱,而是需要特别设计或者承载“人情关系”的载体。

O2O场景中,也是如此。一个,对交易和关系的区分和理解很关键,哪些场景是交易的,哪些场景是关系的,要不要将交易的场景有效的延伸到关系?要不要将关系的场景有效的转化到交易?这个可以具体设计。再一个,对“礼”的设计很关键,在O2O场景中,你给消费者的礼是什么?是否能够足够激励他来触发希望他触发的动作?如果这个O2O场景是一个传播跳转的场景,那么你为传播者设计的礼是什么?你为接收者设计的礼是什么?哪些是权益或者服务?哪些是产品或者优惠?这里面有很多学问的。

 回过头来想,为什么传统的会员俱乐部越来越感觉吃力和有局限性了?原因就是在这里,在移动互联时代,在粉丝经济时代,你再只盯着交易和积分,就会被消费者逐渐抛弃的。O2O也不仅仅是转化交易,还可以转化关系和口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