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边际”重要性不仅仅在于 “安全”而已(二)

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杂谈 |
作者: 冷眼观潮
时间: 2010-10-21
07:41
每一项投资,我们都要计算投资回报。如果不能有”低风险和高回报“同时出现,我宁愿手握现金等待。
不是有些事后诸葛亮吗?http://www.ltkdj.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安全”而已(二)" />投资最重要是把握当下,期望未来有更低价格,也要冒投机的风险,特别是在好公司身上,从概率上讲,风险更大!
作者: babybear13
时间: 2010-10-21
07:56
本帖最后由 babybear13 于 2010-10-21 08:00 编辑
1:投资并不是比谁买股票的速度快,而在于谁买的股票的价格低!
2:不知道冷兄说的低估的概率很低从何而来?投资需要将逻辑,并且通过历史来总结经验。
1:
冷兄可以看看《投资者的未来》
2:
可以看看中国股市的历史
切不可主观臆测!当然,如果冷兄一定要如此~对我是好事http://www.ltkdj.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smile.gif“安全”而已(二)" />
3:冷兄把等待低估说成投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此类的言论,太厉害了,冷兄等于间接的把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都说成 投机分子了~
作者: 矩阵刀客
时间: 2010-10-21
08:08
一句话 不排除一切有思想的见解
作者: 只投机不赌博
时间: 2010-10-21
09:29
和28楼的握个手,我就是要投这样的机,http://www.ltkdj.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安全”而已(二)" />
作者: 青衣楼主
时间: 2010-10-24
20:03
我跟楼主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哈哈,我觉得巴菲特前面几十年的投资业绩才应该是我们效仿的,安全边际决定了确定性,确定性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5
16:15
本帖最后由 IPO 于 2010-10-25 16:17 编辑
非常好的思考!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有2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对于真正的成长股,年增长几乎在20%以上,因此,它的成长性就是最大的安全边际。从实践上看,真正的优质成长股,PE是非常难得下降到保守投资人认可的安全数字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用相对合理安全的价格即可。
如果你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或观察,你就会发现,好的成长股PE是不太可能降到某个数字之下的。
即使在2008年这样百年一遇的时候,真正的优质成长股才微微弯了一下腰。
第二,你所谈到的两种投资手法,可以当作两种模型,如果我们坚持长年操作其中一种模型,那么我相信两种模型的结果是相当的。强调安全边际的手法不会占到更多便宜,另一种也是。
从理论上讲,打最多折时买当然是时间成本最有效率,而是它的问题是1、会不会给你这个最多折的机会;2、当机会出现时是否能够把握住(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太高估自己)。3、企业成长是有必然规律的,你可能错过它最黄金的时期。
所以,两种模型的结果会差不多。
这是我思考的结果。
我觉得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个性进行选择,既可以选等待最多折时出手,也可以选相对合理时出手。
对于投资优质公司来说,长期看,结果是差不多的。
再次说,非常喜欢楼主的思考!
作者: babybear13
时间: 2010-10-25
16:26
嗯,我也认为巴菲特前面几十年的投资业绩才是我们应该效仿,因为巴菲特到了投资的后期,随着资金量的扩大,单纯的投资已经无法维持资金的收益率(1),这个时候只能转向“准实业”的投资方式。
(1):可以做个“极端”的设想,如果巴菲特的资金到了非常巨大的程度,比如是美国市场成交量的10%。那么这意味着,巴老已经无法通过单纯的投资获取收益,因为他本身的买卖已经对市场造成重大的影响。
再次强调,这是为了直观理解我的意思,而做出的极端的情况假设。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5
16:31
10PE你大概指的是大盘吧,你去看看绝大多数的成长优质公司,什么时候会给你10倍PE,你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只有少数强周期的一些优质公司会给我们这种机会,比如银行和地产。
所以长期看、总体看,你占不到更多便宜的。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5
16:42
本帖最后由 IPO 于 2010-10-25 16:46 编辑
巴菲特选择非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标准是完全一样的,
巴菲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愿意尽量让伯克夏的价值波动小一些,因为这符合股东们人性的需求。而非上市公司占比越高,当然对伯克夏的波动就越小。2008年就是个例子,标普被腰斩,而伯克夏净值只损失了9%. 为什么?就因为非上市占比高的缘故,否则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因为持有的上市公司是按市值计入的。
他在前几十年的股东信里,每一年都做广告要求购买合乎他标准的公司,但应者寥寥;而随着后期他影响力的巨增,不是他找公司,而是大量的公司来找他了。在这些非上市公司中他有更多机会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公司。
如果是同样的标准,同样的价格,按照巴菲特尽量减少波动的意愿,他当然会选择非上市公司。
这就是答案。
作者: babybear13
时间: 2010-10-25
16:48
1: 首先,未来谁也无法预测,也许来个天灾人祸呢?所以,成长性等于安全边际的说法,可能不太妥。就像谁也无法预料可口可乐来个多元化,导致股票暴跌。谁也无法预料花旗股价能够跌到1美元之内。
2:市场是非理性的,人是非理性的,否则也不会有5年一次世界经济小危机,10年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而这一规律就为我们低价买入优质股提供机会。
3:我们不需要把握住每个机会,实际上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机会:巴菲特没有买微软,不阻碍他成为股神,刘元生不买茅台,不阻碍他有300多倍的收益。
4:“好企业有发展的黄金时期”:错过了美国1980年的黄金十年,不代表你就无处投资;错过了05年,08年,也不代表你无处投资,错过了可口可乐,不代表你错过了其它好企业的黄金时期。
5:正如巴菲特说的,投资正如打棒球,你不需要击中每个球,甚至不需要击中每个飞来的角度非常好的球。你只需要击中你确定可以打出全垒打的概率最高的球。
6:“对于投资优质企业,长期看结果差不多”:这句话不认同,举个例子:
一家优质企业,每股利润1元,,两种情况下买入:一种在第一年20元买入,一种在第二年10元买入。
企业每年增长20%。假设第二年后价格都维持在20倍市盈率。
第一种情况收益
第二种情况收益
第三年价格 34.6
73%
246%
收益差174%
第四年价格
107%
314%
收益差207%
后续结果,你也应该知道,时间越长,收益差别越大~而且,会越来越恐怖!
7:不是投资好的企业才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本质是:5毛钱买1块钱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5
16:51
你对巴菲特的认知不足,
巴菲特是将股票当作生意来做的一个人,
用“股票差价”“纯投资收益”这些词来描述他,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作者: 风中散发
时间: 2010-10-25
16:53
呵呵呵,IPO兄,别急,都有个过程,谁让老巴当猩猩的时候捡烟屁股呢。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5
16:56
1-5点,可以同意,
第6点,不同意,我建议你去实践一下,看看长期年20%的增长企业,有多少机会在20倍PE给你?
第7点,我不作评论,因为论述起来太长了。不过,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的总观点是,你不会占到更多便宜,但是方法是正确的,这样做正确。
作者: babybear13
时间: 2010-10-25
16:59
你可以去看看巴菲特给合伙人的信以及巴菲特给股东的信。
巴菲特的投资从早期销量资金的“纯投资”到中期中等资金量的“半投资半实业”到现在大资金的“更加偏向实业”。
很简单,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难道不是赚取“纯投资收益”吗?
就算巴老不能用“纯投资收益”来描述,我们也只能学巴老“纯投资”收益中的部分,谁让我们无法“影响股东大会”呢?呵呵
作者: babybear13
时间: 2010-10-25
17:02
”我建议你去实践一下,看看长期年20%的增长企业,有多少机会在20倍PE给你?“
太多了~一举一箩筐哦~
作者: 贝多芬
时间: 2010-10-25
18:50
张裕B就是这样的机会。
我是在2009年4月买的张裕B,买价25-26港元,折算成人民币22-23元。静态市盈率仅为13倍。
现在已经100港元以上了。
作者: 只投机不赌博
时间: 2010-10-25
19:16
本帖最后由 只投机不赌博 于 2010-10-25 19:18 编辑
买入时有的人愿意等,有的人不愿等,仅此而已。
愿意等的人能等到他等的许多标的中的一个,不愿等的和他心仪的企业一同成长,呵呵。
作者: 冷眼观潮
时间: 2010-10-25
19:56
安全边际我体会七分在公司,三分在市场,公司是根本,市场是运用。
作者: 危柳
时间: 2010-10-25
20:43
当你就只有那么一点兵,而且武器大部分还是大刀长矛的时候,你就是要在井冈山地区打游击,这时你要是想与敌人打阵地消耗战,打攻城战,那是找死。
解放战争到了反攻阶段,力量已经相当甚至已经超过敌方,就要打攻坚战、阵地战、大军团的歼灭战,就是要强渡长江,这时你还想象井冈山那样与敌人游击,慢慢磨,那无异于是给敌方喘息之机,给敌人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未来反攻的机会。
目的都是为了最后的胜利,但不同实力、不同阶段、不同时空下的战略、战术不同。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6
10:47
[quote
太多了~一举一箩 ...
babybear13 发表于 2010-10-25 17:02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quote]
请列表告诉我,好吗?我非常想看看这些公司,谢谢。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6
10:48
对,就是这样,
两种方法都可以,不会有哪种更占到便宜。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6
10:51
张裕是个优质公司,它有一点和绝大多数成长公司不同,就是它的高分红,
高分红影响到它的市盈率。
同时,B股市场确实是买入好公司的佳处。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6
10:54
巴菲特的中石油是套利式的企业价值投资,
我不知道“纯投资收益”这个词如何理解?
如此看,对巴菲特的理解你我还有很大不同。
作者: IPO
时间: 2010-10-26
11:23
本帖最后由 IPO 于 2010-10-26 11:25 编辑
每一项投资,我们都要计算投资回报。如果不能有”低风险和高回报“同时出现,我宁愿手握现金等待。
不是有些事后诸葛亮吗?http://www.ltkdj.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安全”而已(二)" />投资最重要是把握当下,期望未来有更低价格,也要冒投机的风险,特别是在好公司身上,从概率上讲,风险更大!
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bybear13 于 2010-10-21 08:00 编辑
每一项投资,我们都要计算投资回报。如果不能有”低风险和高回报“同时出现,我宁愿手握现金等待。
不是有些事后诸葛亮吗?http://www.ltkdj.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安全”而已(二)" />投资最重要是把握当下,期望未来有更低价格,也要冒投机的风险,特别是在好公司身上,从 ...
冷眼观潮 发表于 2010-10-21 07:41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1:投资并不是比谁买股票的速度快,而在于谁买的股票的价格低!
2:不知道冷兄说的低估的概率很低从何而来?投资需要将逻辑,并且通过历史来总结经验。
3:冷兄把等待低估说成投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此类的言论,太厉害了,冷兄等于间接的把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都说成 投机分子了~
作者:
一句话 不排除一切有思想的见解
作者:
和28楼的握个手,我就是要投这样的机,http://www.ltkdj.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安全”而已(二)" />
作者:
我跟楼主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哈哈,我觉得巴菲特前面几十年的投资业绩才应该是我们效仿的,安全边际决定了确定性,确定性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作者:
本帖最后由 IPO 于 2010-10-25 16:17 编辑
非常好的思考!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有2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对于真正的成长股,年增长几乎在20%以上,因此,它的成长性就是最大的安全边际。从实践上看,真正的优质成长股,PE是非常难得下降到保守投资人认可的安全数字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用相对合理安全的价格即可。
如果你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或观察,你就会发现,好的成长股PE是不太可能降到某个数字之下的。
即使在2008年这样百年一遇的时候,真正的优质成长股才微微弯了一下腰。
第二,你所谈到的两种投资手法,可以当作两种模型,如果我们坚持长年操作其中一种模型,那么我相信两种模型的结果是相当的。强调安全边际的手法不会占到更多便宜,另一种也是。
从理论上讲,打最多折时买当然是时间成本最有效率,而是它的问题是1、会不会给你这个最多折的机会;2、当机会出现时是否能够把握住(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太高估自己)。3、企业成长是有必然规律的,你可能错过它最黄金的时期。
所以,两种模型的结果会差不多。
这是我思考的结果。
我觉得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个性进行选择,既可以选等待最多折时出手,也可以选相对合理时出手。
对于投资优质公司来说,长期看,结果是差不多的。
再次说,非常喜欢楼主的思考!
作者:
我跟楼主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哈哈,我觉得巴菲特前面几十年的投资业绩才应该是我们效仿的,安全边际决定了确定性,确定性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
青衣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20:03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嗯,我也认为巴菲特前面几十年的投资业绩才是我们应该效仿,因为巴菲特到了投资的后期,随着资金量的扩大,单纯的投资已经无法维持资金的收益率(1),这个时候只能转向“准实业”的投资方式。
(1):可以做个“极端”的设想,如果巴菲特的资金到了非常巨大的程度,比如是美国市场成交量的10%。那么这意味着,巴老已经无法通过单纯的投资获取收益,因为他本身的买卖已经对市场造成重大的影响。
作者:
2:我并没有说非常严重低估,其实10倍出头的市盈率在中国股市非常常见。5年一次周期,是世界经济波动的规率,是一次小周期。
如果没有出现小周期,那就持币,等待吧~
市场机会很多,投资并不是比谁买股票的速度快,而在于谁买的股票的价格低。
babybear13 发表于 2010-10-21 07:22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10PE你大概指的是大盘吧,你去看看绝大多数的成长优质公司,什么时候会给你10倍PE,你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只有少数强周期的一些优质公司会给我们这种机会,比如银行和地产。
所以长期看、总体看,你占不到更多便宜的。
作者:
本帖最后由 IPO 于 2010-10-25 16:46 编辑
嗯,我也认为巴菲特前面几十年的投资业绩才是我们应该效仿,因为巴菲特到了投资的后期,随着资金量的扩大,单纯的投资已经无法维持资金的收益率(1),这个时候只能转向“准实业”的投资方式。
babybear13 发表于 2010-10-25 16:26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巴菲特选择非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标准是完全一样的,
巴菲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愿意尽量让伯克夏的价值波动小一些,因为这符合股东们人性的需求。而非上市公司占比越高,当然对伯克夏的波动就越小。2008年就是个例子,标普被腰斩,而伯克夏净值只损失了9%. 为什么?就因为非上市占比高的缘故,否则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因为持有的上市公司是按市值计入的。
他在前几十年的股东信里,每一年都做广告要求购买合乎他标准的公司,但应者寥寥;而随着后期他影响力的巨增,不是他找公司,而是大量的公司来找他了。在这些非上市公司中他有更多机会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公司。
如果是同样的标准,同样的价格,按照巴菲特尽量减少波动的意愿,他当然会选择非上市公司。
这就是答案。
作者:
非常好的思考!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有2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对于真正的成长股,年增长几乎在20%以上,因此,它的成长性就是最大的安全边际。从实践上看,真正的优质成长股,PE是非常难得下降到保守投资人认 ...
IPO 发表于 2010-10-25 16:15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1: 首先,未来谁也无法预测,也许来个天灾人祸呢?所以,成长性等于安全边际的说法,可能不太妥。就像谁也无法预料可口可乐来个多元化,导致股票暴跌。谁也无法预料花旗股价能够跌到1美元之内。
2:市场是非理性的,人是非理性的,否则也不会有5年一次世界经济小危机,10年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而这一规律就为我们低价买入优质股提供机会。
3:我们不需要把握住每个机会,实际上也不可能把握所有的机会:巴菲特没有买微软,不阻碍他成为股神,刘元生不买茅台,不阻碍他有300多倍的收益。
4:“好企业有发展的黄金时期”:错过了美国1980年的黄金十年,不代表你就无处投资;错过了05年,08年,也不代表你无处投资,错过了可口可乐,不代表你错过了其它好企业的黄金时期。
5:正如巴菲特说的,投资正如打棒球,你不需要击中每个球,甚至不需要击中每个飞来的角度非常好的球。你只需要击中你确定可以打出全垒打的概率最高的球。
6:“对于投资优质企业,长期看结果差不多”:这句话不认同,举个例子:
一家优质企业,每股利润1元,,两种情况下买入:一种在第一年20元买入,一种在第二年10元买入。
企业每年增长20%。假设第二年后价格都维持在20倍市盈率。
第三年价格 34.6
第四年价格
后续结果,你也应该知道,时间越长,收益差别越大~而且,会越来越恐怖!
7:不是投资好的企业才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本质是:5毛钱买1块钱
作者:
你对巴菲特的认知不足,
巴菲特是将股票当作生意来做的一个人,
用“股票差价”“纯投资收益”这些词来描述他,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作者:
你对巴菲特的认知不足,
巴菲特是将股票当作生意来做的一个人,
用“股票差价”“纯投资收益”这些词来描述他,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IPO 发表于 2010-10-25 16:51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呵呵呵,IPO兄,别急,都有个过程,谁让老巴当猩猩的时候捡烟屁股呢。
作者:
1-5点,可以同意,
第6点,不同意,我建议你去实践一下,看看长期年20%的增长企业,有多少机会在20倍PE给你?
第7点,我不作评论,因为论述起来太长了。不过,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的总观点是,你不会占到更多便宜,但是方法是正确的,这样做正确。
作者:
你对巴菲特的认知不足,
巴菲特是将股票当作生意来做的一个人,
用“股票差价”“纯投资收益”这些词来描述他,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IPO 发表于 2010-10-25 16:51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你可以去看看巴菲特给合伙人的信以及巴菲特给股东的信。
巴菲特的投资从早期销量资金的“纯投资”到中期中等资金量的“半投资半实业”到现在大资金的“更加偏向实业”。
很简单,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难道不是赚取“纯投资收益”吗?
就算巴老不能用“纯投资收益”来描述,我们也只能学巴老“纯投资”收益中的部分,谁让我们无法“影响股东大会”呢?呵呵
作者:
1-5点,可以同意,
第6点,不同意,我建议你去实践一下,看看长期年20%的增长企业,有多少机会在20倍PE给你?
第7点,我不作评论,因为论述起来太长了。不过,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的总观 ...
IPO 发表于 2010-10-25 16:56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我建议你去实践一下,看看长期年20%的增长企业,有多少机会在20倍PE给你?“
太多了~一举一箩筐哦~
作者:
我建议你去实践一下,看看长期年20%的增长企业,有多少机会在20倍PE给你?IPO 发表于 2010-10-25 16:56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张裕B就是这样的机会。
我是在2009年4月买的张裕B,买价25-26港元,折算成人民币22-23元。静态市盈率仅为13倍。
现在已经100港元以上了。
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只投机不赌博 于 2010-10-25 19:18 编辑
买入时有的人愿意等,有的人不愿等,仅此而已。
愿意等的人能等到他等的许多标的中的一个,不愿等的和他心仪的企业一同成长,呵呵。
作者:
安全边际我体会七分在公司,三分在市场,公司是根本,市场是运用。
作者:
当你就只有那么一点兵,而且武器大部分还是大刀长矛的时候,你就是要在井冈山地区打游击,这时你要是想与敌人打阵地消耗战,打攻城战,那是找死。
解放战争到了反攻阶段,力量已经相当甚至已经超过敌方,就要打攻坚战、阵地战、大军团的歼灭战,就是要强渡长江,这时你还想象井冈山那样与敌人游击,慢慢磨,那无异于是给敌方喘息之机,给敌人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未来反攻的机会。
目的都是为了最后的胜利,但不同实力、不同阶段、不同时空下的战略、战术不同。
作者:
[quote
太多了~一举一箩 ...
babybear13 发表于 2010-10-25 17:02
请列表告诉我,好吗?我非常想看看这些公司,谢谢。
作者:
愿意等的人能等到他等的许多标的中的一个,不愿等的和他心仪的企业一同成长,呵呵。
只投机不赌博 发表于 2010-10-25 19:16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对,就是这样,
两种方法都可以,不会有哪种更占到便宜。
作者:
张裕B就是这样的机会。
我是在2009年4月买的张裕B,买价25-26港元,折算成人民币22-23元。静态市盈率仅为13倍。
贝多芬 发表于 2010-10-25 18:50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张裕是个优质公司,它有一点和绝大多数成长公司不同,就是它的高分红,
高分红影响到它的市盈率。
同时,B股市场确实是买入好公司的佳处。
作者:
很简单,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难道不是赚取“纯投资收益”吗?
babybear13 发表于 2010-10-25 16:59http://www.ltkdj.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安全”而已(二)" />
巴菲特的中石油是套利式的企业价值投资,
我不知道“纯投资收益”这个词如何理解?
如此看,对巴菲特的理解你我还有很大不同。
作者:
本帖最后由 IPO 于 2010-10-26 11:25 编辑
一家优质企业,每股利润1元,,两种情况下买入:一种在第一年20元买入,一种在第二年10元买入。
企业每年增长20%。假设第二年后价格都维持在20倍市盈率。
第一种情况收益 第二种情况收益
第三年价格 34.673%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