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中国人最友好的人民
标签:
巴基斯坦旅游友好中国人杂谈 |
分类: 游记故事 |
一则巴基斯坦拉合尔市警察学校遇袭死亡27人的重大新闻,让我的“思绪”回到了这个我2年前去过的城市和国家,甚至回到我可能路过过的那个警察学校。虽然我个人受到最高礼遇的地方是在意大利的米兰,但那是因为我的“个人魅力”。而作为一个别人根本不认识的中国人,我经历的最友好的人民就是拉合尔人,或者是我认为可以合理推论的巴基斯坦人。
拉合尔号称巴基斯坦的心脏或巴基斯坦的灵魂,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以中国人注重面子工程的城市标准来看,这个城市的现代面子不过相当于中国北方县城的水平。但是这不重要,拉合尔的面子在全球都是数得上的,那就是莫卧儿王朝遗留下来的宏伟而美丽的遗迹。由于分属不同文明,这些遗迹当然完全不同于古罗马和北京的那些壮丽的建筑,但是在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是一样的。
除去在这些遗迹之外,拉合尔街上基本没有外国人。那时绑架中国人的热潮还没有开始或没有在境内媒体传播,完全没有安全意识的我一个人在拉合尔的大街小巷四处乱走(我对街上到处都有的荷枪实弹的军人只感到好奇),却意外遭遇了走南闯北以来从没有遇到过的当地老外对中国人的集体热情。路过的公共汽车、摩托车、三嘣子和私家车上的人们向我挥手致意或挥帽招呼,走路和站立的人们则纷纷走向我和我握手问好。不知是出于文化习惯还是有限的英语,巴基斯坦人对外国人问好的流程是相当统一的:第一句话是“Hello”,第二句话是“What's your name?”由于国内坑蒙拐骗太多,作为中国人我的本能反应是不能告诉别人我的名字,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这种防卫意识是多余的。问好之后,人们有拉着我要和我合影的(因为看到我手里的张开镜头的相机),有连比划带说要请我喝茶或喝本地说不出名字的饮料的(我没有敢喝,因为那些饮料看着比当时还没有出事的中国的三鹿牛奶脏多了),也有和我相对傻笑一阵转身离去的(除去那2句英语外大家再没有共同语言却有共同的善意),就是没有找我签名的。最后这一点让我知道我在巴基斯坦并不是明星,但是我想明星们的粉丝们的热情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有一次这种两国人民的友好受到了当地警察的干扰。在当地人提醒我注意危险的熙熙攘攘的拉合尔火车站,一群热情的青少年冲上来围在我身边表达热情,这时一个警察走过来轰走了他们并发出了一些威胁性的指令。看着那些恋恋不舍的青少年们隔着警察向我默默传情,我意识到巴基斯坦人向我表示友好在巴基斯坦也是受到一定限制的,而这一方面表明这种友好并不是官方组织的而是民间自发的(象我小时候被组织到机场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那样),另一方面表明巴基斯坦的民主和自由还是有限的。当然,我知道警察是为了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或者他所管辖地段的发案率,但是这些青少年既没有抢走我让他们为我拍照的相机也没有偷走我门户洞开的口袋里的一分钱,他们只是真心地表达对中国人的友好。
但是如果认为全体巴基斯坦人都对中国人友好就错了,事实上我发现这种民间友好大部分局限于中下层也就是很少见过中国人的人群(类似于恨美国人的中国人大部分没有见过美国人)。在我去进行商务活动的公司里,那些和中国人打过交道的高薪白领们,对中国人的态度就和大街上的人们有很大不同(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大致相当于东南亚国家白领的水平)。尤其是那些更高薪的经理们,对中国人的印象简直可以说很差,经常说些中国人坑蒙拐骗的评论,叫我这个平时很反感民族主义的人也不由得民族情感油然而生。不过事后平心而论,中下层的友好来源于中国政府的无偿援助和配套宣传,而中上层的反感当然是来源于某些中国商人的对这种友好的大肆利用和欺骗。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如果不做大生意或特殊生意的话,我当然只关心民间的人民之间的关系;我的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观察也主要是这个层面的;所以我不大关心所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民间关系来看,在我走过的国家和地区里,对中国人最友好的人民就是拉合尔人或巴基斯坦人。我为那些可能向我微笑过的遇难的警校学生遗憾,也希望巴基斯坦可以早日摆脱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