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是一种合法的打击
(2009-01-02 12:27:52)
标签:
债务法律财经 |
分类: 旧闻旧文 |
如果A欠B10000元钱,A不还钱,法律结果是对A有利还是对B有利呢?
答案可能出乎某些善良的人们的意外,对A有利,对B。
这与现行法律的规定有关。
首先B去法院告A,需要有证据,而搜集或保存证据是有成本的,这且不论。去法院要请律师,假设律师费2000元(最低价了吧?),这2000元法律是不支持赔偿的,所以即使全胜也只至少损失2000元(还不算正式的诉讼费和非正式的好处费)。
何况还不能保证胜诉或全部胜诉,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打过官司的人都多少知道,什么证据链完整情况、双方律师水平、腐败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假设胜率是70%,那么能收回的只有10000x70%-2000=5000元。
然后还有执行。如果A在败诉后拒绝还钱,B还要继续损失。因为B要申请强制执行,其中必然又要有正式和非正式的费用,假设我们也不计算。B要自行侦查A人和财物的动向,侦查完毕后向执行庭汇报,假设这里的侦查成本也不计算。假设A非常笨,被B侦查成功并执行成功,法律规定顶多收取银行贷款利息的2倍罚金, 对于A来说就算是贷款了(现在贷款很难啊),利息比银行高比高利贷便宜而且不用请客吃饭,对于B来说这只是各种损失的九牛一毛。
上面我们处处都采取了对B最有利的假设和计算,如果我们不这么照顾B,B的损失很可能将大于10000元。
如果A欠B了1亿元,情况要好一些,因为这时单位法律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A和B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如果A恨B或想打击B,可以设法欠B一笔钱,然后B只能要么自认倒霉放弃这笔钱,要么要损失这笔钱的很大一部分。这样就很简单达到了打击B的目的,而且完全合法。
当然我们不是建议大家欠钱不还,只是希望立法者执法者能多为被侵权者考虑一些,关键要制定对A的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否则不是鼓励侵权者吗?
首发:2007-11-8 01:06
答案可能出乎某些善良的人们的意外,对A有利,对B。
这与现行法律的规定有关。
首先B去法院告A,需要有证据,而搜集或保存证据是有成本的,这且不论。去法院要请律师,假设律师费2000元(最低价了吧?),这2000元法律是不支持赔偿的,所以即使全胜也只至少损失2000元(还不算正式的诉讼费和非正式的好处费)。
何况还不能保证胜诉或全部胜诉,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打过官司的人都多少知道,什么证据链完整情况、双方律师水平、腐败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因素。假设胜率是70%,那么能收回的只有10000x70%-2000=5000元。
然后还有执行。如果A在败诉后拒绝还钱,B还要继续损失。因为B要申请强制执行,其中必然又要有正式和非正式的费用,假设我们也不计算。B要自行侦查A人和财物的动向,侦查完毕后向执行庭汇报,假设这里的侦查成本也不计算。假设A非常笨,被B侦查成功并执行成功,法律规定顶多收取银行贷款利息的2倍罚金, 对于A来说就算是贷款了(现在贷款很难啊),利息比银行高比高利贷便宜而且不用请客吃饭,对于B来说这只是各种损失的九牛一毛。
上面我们处处都采取了对B最有利的假设和计算,如果我们不这么照顾B,B的损失很可能将大于10000元。
如果A欠B了1亿元,情况要好一些,因为这时单位法律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A和B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如果A恨B或想打击B,可以设法欠B一笔钱,然后B只能要么自认倒霉放弃这笔钱,要么要损失这笔钱的很大一部分。这样就很简单达到了打击B的目的,而且完全合法。
当然我们不是建议大家欠钱不还,只是希望立法者执法者能多为被侵权者考虑一些,关键要制定对A的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否则不是鼓励侵权者吗?
首发:2007-11-8 01:06
前一篇:红色经典的尴尬
后一篇:只有通过不平等才能真正实现平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