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月养生行之处暑

(2011-08-22 11:14:20)
标签:

处暑

养生

健康

分类: 十二月养生行

 http://s6/middle/53837f24hab0f80158875&690

 节气:处暑

处暑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长江以南地区,俗语有“秋老虎”的说法,就是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每年的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 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 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 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早睡早起,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发育,有利于美容。同时,争取睡子午觉(即每天于子时处于熟睡状态,午时静卧或小憩)。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尤其要注意肚脐,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因此,除了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觉注意覆盖腹部外,还可以按摩肚脐,方法是先将双手掌心搓热,然后上下重叠放在肚脐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按100次。如果寒气积聚日久,病症顽固,还可以取粗盐(腌咸菜用的)0.5~1公斤,将盐炒热后装入毛巾缝制的口袋中,放在肚脐上热熨。

 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秋季容易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即“秋燥症”)。可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选用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十二月养生方

滋阴消渴茶:洛神花、桂花、陈皮,可生津滋阴解燥

十二月养生行(http://blog.sina.com.cn/qqwwnh)                            上海市杨浦区眉州路475号hp:157210025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