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证法之“唯心的必然是唯物的”

(2025-09-02 08:58:42)
标签:

唯心

唯物

辩证法

反证法

现有的世界观从根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唯心和唯物,但如果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唯心的其实必然是唯物的。
逻辑很简单,所谓的唯心,指的无非是意识或者思维,如果这世界不是唯物的,那么意识或思维的对象就只能是自身,就是说意识意识,思维思维,如此,就是同义反复,没有任何东西,自然陷入死循环。正如你设计一个死循环的程序,一旦运行就永远陷入循环之中出不来,结果就是死机。马克思在阐述货币的时候,说货币是反映其他商品价值的等价物,于此同时就不能反映自身的价值,因为如果货币反映自身价值,就变成了货币=货币,等于什么也没说,其自身的价值只能反映在其他各种商品上。同样的道理,意识或者思维,只能反映作为其对立面的唯物世界。一个纯粹的唯心世界的本质必然是空,或者无,因为意识意识、思维思维都是同义反复,没有任何内容。真实的感觉过程是,你意识到所谓的客观世界其实是你思维中的世界,自然就会去追究自己的思维是什么?接下来会发现追究思维的主体还是思维本身,也就是我在追问我是谁,于是这个过程就变成了思维探索思维的死循环,最终进入一个黑洞,意识或者思维崩溃。就如让两面镜子面对面互照,相互反映对方,结果会看到一个由无数面越来越小的镜子组成的黑洞,最后镜子越来越小,消失在黑洞中。
由此,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个世界的本质必然是唯物的,但是这种唯物并不是那种唯心唯物截然分开的唯物,即绝对脱离了唯心的唯物,而是我们意识和思维中的唯物,也就是主观世界中的唯物。其实,那种截然分离的唯心和唯物本身就是唯心的,因为如果截然分开,唯物就是意识和思维之外的彼岸世界,不能被认识,对于这个彼岸世界的理解只能是想象和猜测,因此必然是主观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唯心的必然是唯物的”,是通过假设这个世界是唯心的,然后通过反证法证明这个世界是唯物的。所有的这些,虽然看起来逻辑严密,但其实都是思维游戏。真实的世界是“唯心中的唯物,或者不做唯心唯物区分的世界”。意识或者思维,只有通过自身之外的客观世界,才能凸显自身的存在,也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变化,才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力量。同样,意思或者思维,只有意识到了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才算是有了“自知之明”,知道了自己是谁,才能主动把自己融入客观世界,如此人生才能得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无字天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