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级可以批评,群众不可教育
(2024-11-06 23:02:14)
标签:
群众下级piping组织社会 |
一个城市发生了火灾,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主官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群众缺乏安全意识,结果引发轩然大波,官员招致广泛批评,不得不道歉。然而,在一个单位中,上级领导批评下级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一个城市主官不能教育他所管理的市民呢?
也许这与组织形式有关。单位是一个存在明显上下级关系的组织体系,高效运转,必须有组织有纪律,令行禁止。而政府与市民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制订并执行城市运行与管理规则,但城市主官与具体市民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如果主官批评群众,那就是批评非特定人群,也就是批评与他并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人。群众既然不直接归城市主官管,被批评了自然就敢直接表达不满情绪。一群人集体表达不满,很容易就成为群体事件。
这其实是两种身份。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的成员离开单位之后,便成了平等的普通社会成员。群众不是一种组织身份,而是无组织的社会成员概念。市长管理整个城市,但是市长作为个人,作为小区居民,同样要服从于属地管理。市长批评群众,其实自己也是群众的一员,因此,他批评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这种批评,不是具体的一个人对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批评另一种身份,从而造成官民对立。从一件事情上升到一种意识形态,自然就成了事故。
也许这与组织形式有关。单位是一个存在明显上下级关系的组织体系,高效运转,必须有组织有纪律,令行禁止。而政府与市民之间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制订并执行城市运行与管理规则,但城市主官与具体市民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如果主官批评群众,那就是批评非特定人群,也就是批评与他并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人。群众既然不直接归城市主官管,被批评了自然就敢直接表达不满情绪。一群人集体表达不满,很容易就成为群体事件。
这其实是两种身份。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的成员离开单位之后,便成了平等的普通社会成员。群众不是一种组织身份,而是无组织的社会成员概念。市长管理整个城市,但是市长作为个人,作为小区居民,同样要服从于属地管理。市长批评群众,其实自己也是群众的一员,因此,他批评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这种批评,不是具体的一个人对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批评另一种身份,从而造成官民对立。从一件事情上升到一种意识形态,自然就成了事故。
前一篇:“新官不理旧账”的底层逻辑
后一篇:时间与变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