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溪古瑶寨座落于X717上,以朝东镇为中心,道路的另一侧是X714,那条路上有岔山村和秀水状元村。去到福溪村的路上,有两座著名的风雨桥,一座是青龙风雨桥,另一座是迥灡风雨桥。都说它们是阴阳桥姐妹桥,到网上一查,还有一段隽永动人的爱情故事,像极了梁山泊与祝英台。
回澜风雨桥位于广西富川县油沐乡沐笼村下花园和三园栎村之间的黄沙河上,距县城28公里。回澜桥名取自韩愈的《进学解》:“会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之即倒。”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重修,它比驰名中外的三江程阳风雨桥早建300百多年,现已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国家《古建园林技术》刊物上称回澜风雨桥是集我国北方的石券桥、南方的亭、古远的阁,以及本地的廊桥四种造型特点于一物的组合体,在全国古建园林中是极其独特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桥。
回澜桥下500多米有座青龙桥,两座桥在当地又称姐妹桥,这两座桥里有个美丽的传说,回澜桥与青龙桥遥遥相望,厮守圣洁的爱情,将皇妃与巡案的这段真情相爱的风流佳话世代流传,令后人敬佩和赞颂。
从外边路上过来,看到的第一座风雨桥是迥灡桥,这座桥高大雄伟,在已近干涸的黄沙河乡村田野中十分吸引人的眼球。迥澜桥为三孔桥,桥体和桥身形成完美的结合,维修过后的风雨桥,整齐大气,桥面与桥廊全部由木质结构完成,桥墩为砖石结构,廊檐外翘,花形飘逸。
从迥澜桥过去就是青龙风雨桥,它们仅相隔几百米,遥遥相对,相思相恋,记不分离。青龙风雨桥为一孔桥,同样的山墙翘檐,木质桥面,砖质桥基。
传说豪山汉族才子何廷枢,年轻英俊,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与隔河相望的双园栎村的瑶族姑娘盘兰芝真情相爱。盘兰芝美丽灵慧,温柔善良,是富川油沐一带千里挑一的好妹子。正当两人心心相印准备拜堂成亲之时,盘兰芝却被皇上派到江南选美的钦差大臣选中,活活拆散了这对同命鸳鸯,将悲痛欲绝的盘兰芝送进皇宫,当了皇妃。
为了能与心上人团聚,何廷枢赴京赶考,德中进士,被皇帝御封为八省巡案代帝巡守天下,除奸抗倭,勤政为民,忠君爱国立下不朽功勋。而盘皇妃被选入宫之后,由于她正直善良,爱国爱民,深受野心勃勃、擅权误国的蛇蝎女人柳皇妃的妒恨和迫害,被遣出宫回到了瑶乡三园栎村。此时人们讹传何廷枢抗倭已在前线为国捐躯,盘兰芝闻此噩耗悲恸欲绝,便在黄沙河上修建了青龙风雨桥纪念心爱的男人,并在爱桥建成的当天,高叫着何廷枢的名字投入激流滚滚的黄沙河中,以死殉情到天国去寻找她的情郎哥。后来何廷枢回乡省亲,听说了盘兰芝为他建桥殉情的事十分感动,他为了纪念心爱的姑娘,报答她以死殉情的厚意,便在黄沙河的上游修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回澜风雨桥。“回澜”即“会兰”,“青龙”即“情浓”,寓含着两人忠贞不二的爱心。
按照传说中的先后顺序,先上“情浓”——青龙桥。所建年代不祥,应早于迥澜桥的年代。大概应该在明万历在位的1563--1620年这几十年之间。
说到了风雨桥,现在能查到的富川有几十座风雨桥,我们此次出游就走了七八座之多,还有一些路途远,就没有专门去看。这些风雨桥建在1570---1620年之间所建。这些桥的建筑,都没有我们现在看的这两座漂亮,正像前文所述,它是北方的石券桥、南方的亭、古远的阁,以及本地的廊桥四种造型特点于一物的组合体,代表发那个年代的建筑特点和时代特征。
在不远处的田地的小路上,有这样一块石碑铺在路上,可能是一块重修桥记,总之是过去与这座桥有关的老物件。它静静的躺在这里,遥望着青龙桥,与情共存,爱浓情烈。

迥澜风雨桥,是先生怀念心爱女人之地。这座桥阴柔中带着沉稳,漂亮中带有贵气。实在是一座难得的古代建筑。




富川的风雨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