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110243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慢慢悠悠游广西(62)南宁陈东村高大屋、陈氏宗祠、陈裔宗祠
(2018-12-25 19:42:34)
标签:
南宁重点文物
陈东村高大屋
陈氏宗祠
分类:
东看西游
顺着江北大道就能到陈东村,它位于清川大桥和江北大道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这些大片大片的老宅子,掩映在村子的新建筑和老建筑当中,有的破旧,有的还有人居住,人们在这城中一隅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陈东村的老宅叫高大屋,找到它并不难,在村委会前的停车场里停好车,就能看到陈家祠堂,一座高高大大的家祠。
顺着路就找到了高大屋,远远看去,一片青瓦瓦的在大屋,没错,就是它了。大屋确实挺高大,如果没有现代新建的小楼,在这个村子里它确实算是大屋了。它的前面是一个小池溏,池溏里本来有水,估计杂草太多,也没人收拾,我们去时,工人们正在搭好的架子上用拆下的老木头搭平台,平平整整的把这个水溏掩盖起来。
陈东村岭头坡7号有座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代,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因为这座老宅的主人陈金和他的儿子、孙子都考取过清代“功名”,所以在村子的威望很高,当年村子里所建造的房屋高度都不能超过这座老宅,因此大家都称呼这座老宅为“高大屋”或“高大门”。
这高大屋是两座老宅,高高大大的一间是陈氏祖屋,坐落在街边,另一座是陈氏老宅,比大屋要靠后一些,大门也小很多。陈氏祖屋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青砖青瓦青水墙,三进两天井,保存完好。但大门紧闭,似乎没有人居住,门楣上贴着新的对联,横联为“弄墇之喜”,看来是新近添了男丁。走向旁边的老宅,这个宅子由门楼、天井和正屋组成,正屋前檐廊有两根承梁及石柱础,有
贡元牌匾。牌匾的正中题有“贡元”两个行楷大字,右侧题有“钦命提督广西学政 周学濬 为”的小楷字样,左侧则是“道光二十七年岁贡生陈金”,落款印为“黄双和造”。
我们没能进去,也尚未看到贡元的牌匾。
高屋建在台地上,前有水塘,后有缓坡,是村中风水较好的地块。高高的台基不仅 利于防潮、防水淹,更显示了主人家在村中的显赫地位。住宅绝大多数青砖灰瓦,装饰构件有屋顶的翘起的屋檐、体造型简朴的柱础等,很简单、朴素,表现出普通百姓住宅的共同点。相对而言,“高屋”主人身份比较特殊,住宅正面除了悬挂体现身份和显示荣耀的牌匾外,柱子、门窗等构件漆上了红漆。
再往房侧面的胡同走去,又有一小门,也是紧闭,上边一块进士的牌匾,陈旧的厉害,只能依稀看清上面的字体,右侧的尚能看见,左侧的已经完全模糊,只能从网上摘下来上面的字迹。
进士牌匾。
右侧题写“提督广西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加二级卫昌绩 为”,左侧则是“雍正八年岁南宁府宣化县学岁贡生陈敬立”。
再旁边还有人居住,门没有锁,但已经没有了老宅的味道,只得转道出来。这一片院子很大,院子挨着院子,但都不让进入,沿着外墙走过,还是能感觉到老宅的气息,浸润着周围,那片大宅给人的感觉依然很有吸引力。再周围,就是新起的小高层楼房,与其它村子无异。这些村中小楼,把那些深宅大院紧紧的包围在现代的怪物当中,老宅子就显得更加的落寞和寂寥。
沿着村子往村口走,一路上都是老宅院,有的还保存完好,有的还有人居住。更有的已经修整变成了餐饮休闲之用,修整后的老宅,很是漂亮,也是村子里的一道风景。
进士的牌匾已经模糊。
村子里的其它老宅。有的大门紧闭,有的可以自由出入。
这个院子可以进来。
这个三进大院不能进入。第三进的小高楼很是精致,这样的高屋在当时已经是最棒的了。
巷门。
这些都是已经改造做起了生意的老房子。
巷子里的小宅子居然还有一个小庙可以祭拜。
陈家祠堂大门虽高,但并没有上锁,进门随处转转,看到了几块石碑,一块甚至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记录着当年修建宗祠的经过。看过了很多的家族宗祠,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宅老房只有家族的宗祠祠堂是用处最多也是最常用的了,其它的各家的老宅,也只在家族间的大事上使用,比如娶亲、生子、家族聚会等等,在陈氏宗祠看到最多的可能也就是桌椅板凳和开饭的大灶台了。
可以清楚的看到康熙年间的石碑。
屋顶檐上的公仔图案,栩栩如生。
与高大屋遥遥相对的陈裔宗祠。
村委会的大院。
村中央的小池溏已经盖上盖子。
红字部分为网上摘抄,感谢作者。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慢慢悠悠游广西(61)南宁三江坡古建筑群(二)
后一篇:
慢慢悠悠游广西(63)南宁二冬坡黄奇观进士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