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南宁附近走了许多古建房屋、庙宇,亭台楼阁,也见了许多,古村落也看了不少。但都是一幢两幢,缺少群体感,过去的大门大户只存在于村落当中,特立独行,鹤立鸡群。象去过了钦州竹山古建群,也是分门别立的几幢院落,并无特殊的联系。
看过了三江坡的古建群,才知道这里是真正的群体院落。三江坡属同江村,但相隔着一条江,虽然坐摆渡很方便,但要开车过来,很费周折。三江坡处于三江汇集处,两江相夹,使它占据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优势。看过广西的介绍,广西本来是不太富裕的,但是自云南贵州的货物都要通过广西运到广东,那时陆路交通不便,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而广西恰有了许多条运力超越的大江,除了运送这些货物之外,途经广西的货物和船只都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带给广西一定的物品,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在左江、右江沿途会有好多个很著名的码头,比如杨美古镇、下楞村和三江坡,都是船运货物的集散地,并水路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这样的广西就产生了无本万利的区位优势,也带给了广西的富足和兴旺。从三江坡的发展就可以看到其中。
我们在参观村子的民俗纪念馆时,当我们问一位老者这个村子靠什么这么富足,盖了这么许多的房子时,他回答我们说,这个村子以前是靠收税的,就是说这里就是一个关卡,过往的船只都要交纳过路费,除了代行国家的收税职能外,个人也随着这里的兴旺而发达起来了。虽然我在网上没有查到任何有关三江坡税收的痕迹,也没有看到关于这个村子兴旺发达缘由的解释,但我很相信当地老人的话,如果没有地理优势,三江坡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就象现在,水路渐渐形成颓势,年青人们都转到其它地方发展,村子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妇女,这与当地经济发展非常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