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记】镇远-登石屏山:觅长城古迹,揽江火灯色

标签:
镇远夜景镇远古长城镇远石屏山贵州旅游镇远贵州自驾游 |
分类: 游乐中国 |
石屏山,镇远之舞阳河东。
石屏山面城一侧的北山,石崖绝壁高千仞,重岩迭障,雄伟险峻。古人赞其“端直苍阔如屏风”,石屏山因此得名。
石屏山与古迹青龙洞隔河相对,既是镇远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城制高点。登顶石屏山可望尽镇远全景,不仅狭长幽深的古巷尽收眼底,更可以看清镇远古城的八卦形状。柔美蜿蜒的舞阳河穿城而过,苗疆长城盘踞在山上。
石屏山有东西二条上山路相通,一是从祝圣桥头的登山道登上;二是从古城步行街里面的“四方井巷”或“复兴巷”穿行至上山道,这是当地人熟悉的上山之路。
客栈老板说:你们可以先去古镇转转,待到临近傍晚时再登山。一则可以免去门票,二来正好可以观看夜景。来镇远,夜景不可不看!
祝圣桥头的登山路很好找,问过几个本地人后便轻松抵达。如我们这样的游客并不多,走了十几分钟后才有一对年轻情侣从后面气喘吁吁地赶来。石屏山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但并不高的山,爬起来却很累人。美妞上气不接下气,醇姐更是走走停停地三步一歇、五步一停。
半山腰,恰好有灯亮起,身边正好是“镇远”二字的巨大字体。居高临下看,镇远古城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石屏山蜿如雄狮昂首挺胸,姿势嵬嵬傲然;舞阳河碧水如诗,如凝碧玉带,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倒影成画,形成“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的独特风貌。
镇远古城是风水宝地。
山环水抱,清碧的舞阳河蜿蜒贯穿古城,形成天然太极图,所以镇远又有太极古镇之称。河水把镇远城分为两边,北岸为府城,南岸是卫城,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军事重镇,且以军兴商,融合了多种文化。
且走,且停,且看,且气喘。
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观景亭。小巧精致的楼阁雄踞石屏山一角,站定俯瞰:左看,群山葱郁,云雾渺渺;右望,房屋磊砌,古镇繁荣。舞阳碧波迤逦而来,由山间峡谷,一直延伸至镇上,再往远又没入群山之中。
可惜手边没酒,所以只能临风。但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一个角度就把一座古镇一览无余,不得不说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经历。
观景亭并不是石屏山的最高点。
再往上,还有陡峭的坡道和台阶。坡道和台阶的尽头,便是古长城遗迹了。
到镇远,登石屏山,吸引人的不止是俯瞰古镇全景,当然要趁此机会去寻觅古长城的遗迹。镇远古长城是中国南方长城的代表,比明代长城早100多年,蜿蜒于山巅约三公里。
明时的镇远府城垣就建在北石屏山山顶。府城垣北跨石屏山顶几个山头,东起于石屏山东段的悬崖之顶,顺山势起伏延伸向西直至天后宫西侧下石屏山西段南麓至水北岸。
镇远城地势险要,扼山护水,正所谓:屏山为城,依水为池,金汤之固,其无逾于斯乎。
醇姐与美妞接着在观景亭“临风”,我独自一人登顶寻觅古长城。
夕阳西下,最后一片灿烂的余晖渐渐消淡在云后。
一个人,一座山,一道墙,合着风吟,我在心中怀念一个古老的故事。
城墙一偶,环顾四周,心中顿生豪迈之情。眼前,是数十米高的悬崖;身下,是数百米深的峡谷。山岭之中,河流对岸,镇远城灯火阑珊,暖意而温馨。
我看着,微笑着。
历史的无数画面,随着身边的风,一幕幕地在眼前徐徐荡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