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陕南】-14-北五省会馆

标签:
紫阳北五省会馆任河瓦房店杂谈 |
分类: 游乐中国 |

除汉江外,环绕紫阳的还另有一河,名为“任河”。
从紫阳县城沿任河朔流而上十里左右,有一江边小镇-瓦房店。
明清时期,瓦房店以其独有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成为整个陕南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被誉为“小汉口”,商贸活动极为繁荣。
自清代中叶开始,全国南北客商为了保持乡土联系,增强商业竞争力,纷纷在瓦房店修建会馆。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紫阳境内共有商号76家,客商共结为陕、淮、黄、川、湘五帮,涉及陕西、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福建10个省,会馆分布于县城、洞河、汉王城、瓦房店、高滩、毛坝、高桥等乡镇20余处,其中瓦房店就有17家。
如今,在瓦房店遗存下来的会馆仅有山陕会馆(又称北五省会馆)、江西馆和武昌馆。
北五省会馆,藏在民居后面。若不是经当地人指点,一般很难找到。
最不巧的是,会馆正在修缮,大门紧闭。而那江西馆,也摇身一变成了小学。
绕到会馆的正门,几乎辨别不出模样。高大的建筑,伫立在一堆废墟之上。但看姿态,仍能让人回想起过去的那段辉煌。
我在这里一动不动的站了好久,脑海中尽是怀旧的画面闪过,还有各路商贾交谈的声音。
--“那些商人,一手拎起着长袍的角落,跨步从船上走到岸边;另只手还在额头一个劲擦拭,且走且与旁人聊着。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缓慢地迈步登上高高的台阶,而后消失在大门的阴影内。而那些伙计,肩上扛着大包小包的,在后面不紧不慢的挪动着....”
古旧的画面,随着风,吹来,又瞬间吹散。














前一篇:【春节-陕南】-13-广场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