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陕南】-4-洄水那座城

标签:
洄水紫阳陕南小镇杂谈 |
分类: 游乐中国 |
距离洄水镇还有一里路的光景,路边的鞭炮就开始热情的迎接我们。
哦,不是迎接我们,是迎接新春;我们恰巧路过,并且勇猛无比的从硝烟中穿过......
《紫阳县志》记载:“洄水湾镇,形成于清代,街道长约350米,宽2—3米不等,板石铺面,房屋多土木结构。解放前,由于地处偏远,管理不便,常被兵匪滋扰...
不长的街道,商铺林立;2-3米的路面,如今拓宽不少;至于板石铺面这样让人充满想象的修饰,如今早已不见踪影。你能看见的,只是一个不大的小镇。倘若没有乡音,放到全国也再普通不过。正逢春节,你还能听到鞭炮声不绝于耳。
当然,你也可以和我一样,去寻觅那偏僻的角落,或许还能有所发现。
我在田间,看到了今年的第一片绿地;尽管种的是白菜,但那还沾着露水的绿,着实让我惊呼不已。我在村头,看到了旧宅;虽然那墙是普通的砖泥,但屋檐下的木头上,我分明看到了久远的雕刻......
我还在街道的尽头,看到一处陈旧的店铺;店铺的门口,有一条长板凳。它静静地蹲坐在那里,低调而深沉。我走过去,镜头竟有一丝的颤动。那长板凳的木雕精美异常,细细的端量,还能依稀辨认出曾经的色彩。
“是清朝的吧,是个老物件了”,我自言自语。
身旁有本地的老者,眯缝着眼睛对我说:很早了,很早了,自他记事时就记得它。以前这板凳还在山半腰的村公所门口,后来被扔到沟里,再后来...再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到了这里。
言罢,他挪过去坐下来,坐在长条凳上看着我。嘴中吧嗒吧嗒的吸着长烟袋,那浓浓的烟雾升腾起来,从我这个角度已经看不清他的面孔。
以一名电影爱好者的心态,真心的说,从我看到关于“洄水”的结束后,我脑海里是很有一番电影情节的。踏上洄水的街道,我便开始幻象拍摄的机位,演员的分布,情节的延续;是清朝末年,还是民国初年,要么就安排在解放前夕,匪患猖獗的那个年代....
而当我看到那老者面前所升起的烟雾时,我似乎才有些明白:关于这个小镇电影其实早已开演,直到现在。而我只不过是一名路过的群众演员,虽然没有台词却能在画面中看到背影,短暂而势必渐渐被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