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电影了-十三棵泡桐

标签:
十三棵泡桐电影评论杂谈 |
分类: 书影天地 |
终于回到家了,回到了可爱的家:)
十二天的分别,漫长;见了亲爱的爱人同志,先来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路上,用笔记本看了一部新电影--十三棵泡桐,分享一下子...
《十三棵泡桐》是根据何大草创作的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而成,该小说是“残酷青春系列”作品中最被年轻读者推崇的一部,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故事描写小镇女孩何凤与几个男孩子之间难以言述的情感,和发生在她18岁夏天的一段青春故事。
电影以女主角“风子”的第一视角,展开对“80后”一代的感性自述。整部影片都是通过一个中学生的眼光展开,“我”是一个18岁的女孩子,不是一个好学生,刀子是“我”的生日礼物,也是“我”的吉祥物。“我”看沙漠英雄麦麦德的连环画长大。“我”的父亲不够强大所以母亲跟别人跑了,单亲家庭的自卑使“我”变本加厉地扮酷……
“风子”从穿着到言行,都和一个女孩子的形象格格不入,另类十足,在今天的中学校园中不乏现实比照。然而她的内心非常干净。对阿拉伯勇士麦麦德的向往,使她为自己的内心永远保留了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十三棵泡桐》的导演吕乐是摄影师出身,就是前不久最火的“非诚勿扰”的影片摄影。影片中,吕乐延续了自己一贯的镜头跟着故事走的摄影风格,镜头的变换使用可以说已达到极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争议。吕乐在他的导演阐述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在挥手之间朗诵出“青春”这个字眼时,它可能真是一个很阳光很美丽的字眼。但与强烈的阳光同时到来的,正是最深色的阴影。好好回想我们有过的青春,青春的近义词其实是迷惘和叛逆。甚至清楚地记得在某一个冬天起风的下午,独自走过校园时的苦闷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