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2007-12-22 22:48:27)
标签:

酸奶

喇嘛

红衣

河湟

清洁人员

西宁

分类: 游乐中国

第二日
 
四、红衣喇嘛
 
上回书讲到在西宁第一日夜晚的见闻。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且不谈在客户单位商谈业务的情况,这里就简单描述一下白天的见闻吧。
 
事情办完,看看时间距离中午还早,于是和同事前往火车站。一来可以购买回程的车票,二来可以看看日光下西宁的市容市貌,三来顺便吃午餐 ...
 
上篇文章中说“曾想把题目叫做--我离西藏...”,果不然,在街上闲转时就能强烈地感觉到藏胞、异域的情调。
耳朵里时常听到藏音的歌曲,老太太的话语已经听得不太懂;红衣喇嘛在身边走过,留下爽朗的笑声;就连商店卖货的小姑娘,脸蛋也因高原长久的日晒变得红彤彤;当然,也许还是因为寒冷的风儿在作怪。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四位体格健壮的红衣喇嘛笑着从身边走过(没敢从正面拍,怕怕)

 

五、火车站广场
 
西宁的风很大,街道因此显得很干净,这倒是省了清洁人员的体力。淡淡的太阳散发着不刺眼的昏黄,照在身上没有丝毫热量的反馈;不过,我的心里倒是暖暖的。火车站广场的人并不多,站在那里久久地观望的也许只能是我这样的外地人---太冷了啊。
 
这一次,可以好好地看看广场的容貌了。
每个城市都有代表本地特色的雕塑,西宁当然也不例外。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拿手机拍下来。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不知名的雕塑(不过,看马的身形不像是本地的品种)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换个方向,再来一张(仔细看,后面有巍峨的青山,很壮观-现场)

 

六、湟河

 

穿过火车站广场向南走,经过车流涌杂的马路,向东西两个方向都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河流从脚下穿过。礼貌地问了街边执勤的警察哥哥,他也礼貌地告诉我--是湟河(第一次听成了“黄河”)。又聊了几句,他又告诉我--所谓“河湟文化”就来源于此。

 

河,黄河;湟,湟河。

嘿嘿...河湟地区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哦。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这就是“湟河”

 

七、德路酸奶

 

走着,看着,转着,说着,到没有觉得累。

只是,有点饿了。

其实昨晚就利用酒店的网络,盘算好了今天的午饭,那就是西宁的另一道特色小吃--酸奶。

于是,奔赴现场去吃饭。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她们也要吃饭--和谐社会的不和谐

 

“德禄酸奶”是路人甲、乙、丙、丁共同推荐的店铺。

辗转在街道里寻找,千辛万苦走到他的面前时却发现门面好小;难道真的是“奶香不怕巷子深”?

 

来,亲自尝一尝!

嗯,果然名不虚传,味道甘醇可口。

 

正宗的德禄酸奶是用碗盛着的,要一勺一勺地吃。口感上,感觉比那些商场里用罐罐装的要稠一些,味道也更和谐一些;对了,应该是用“醇”字来形容。

酸酸的、甜甜的,冰冰凉凉好滋味。

 

酸奶价格有两种,老板操着藏味普通话说:吃3元的吧,奶子要好一些。

接受建议。

果然不错,酸奶的表面还有一层淡黄色的奶油呢。

 

连吃两碗,一碗凉的、一碗热的。凉的更好吃,凉在嘴里,甜在嘴里,美却在心里...(又想吃了...哼哼)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德禄酸奶--西宁人都知道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盛酸奶的碗--上书“百年老字号”

 

第一次去西宁(第二日)

再往墙上看,嘿,全是获奖的牌匾。

(中华名小吃,..日内瓦金奖,..羔羊美食节最受欢迎奖...) 

 

真好!只可惜不能给老婆带回家尝尝;

还好,却可以写下来让老婆慢慢品味。

 

写完去吃饺子了,今日“冬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